伊甸身心障礙模擬投票側記
聯合國在2006年通過了「身心障礙權利公約」, 台灣的立法院也在2014年8月1日三讀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以下簡稱CRPD), 並於同年12月3日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正式施行。透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 承認CRPD的國內法效力, 政府必須落實身心障礙人權的保障, 讓身心障礙者能生活在一個機會均等、可以全面參與的社會環境。
但是, 有了這樣的願景, 應該如何落實? 還是最後這仍只是成為“參考用”的目標? 長期致力於身心障礙者權益倡議與服務的伊甸基金會, 決定要從不同的面向來檢視, 最近一項具體的行動, 便是因應2016年1月的大選,為了提高身心障礙者行使社會參與的公民權利,台南區特別舉辦『身心障礙者模擬選舉活動』,模擬推選「身心障礙市議員」,藉由活動設計, 讓身心障礙的朋友們熟悉投票流程及投票所的無障礙環境及輔具設施使用,以推動落實身心障礙者政治參與的權益。
在模擬選舉的籌備過程中,為了幫助身心障礙朋友了解目前現有選舉制度裏,各投票所提供的輔具規格,以及實際選舉時所能得到的各項服務,因此基金會先與台南市中選會接洽、詢問相關選舉的細節,以及輔具的資源。中選會負責的相關單位一聽到此活動, 便表現了很大的支持與配合,也感謝伊甸願意投入對身心障礙朋友投票宣導活動。除了介紹目前中央選舉委員會網路上現有的資源(註),如宣導短片中投開票所作業程序的注意事項、選務人員的訓練、輔具的介紹、線上說明(提供給聽障朋友及使用盲用電腦的視障朋友)等; 也提供投票當天使用的輔具、票匭等器材出借。社會局身障科認為這是一項很具體的倡議推動, 本期待委託伊甸擴大辦理, 但因時間太急, 因此伊甸就邀請其他在地社福團體一起來見習, 希望明年可以擴大舉辦。
由於是第一次舉辦, 此次暫將對象設定在肢障、視障、心智障礙者。可以發現大家對此次的活動都十分重視, 除了很慎重推派了肢障、視障各二位候選人外, 因為擔心心智障朋友對選舉公報上洋洋灑灑的政見較不易了解, 還事先至心智障礙朋友平時參與的社區日間作業設施, 做“政見發表”, 期待藉由這樣的說明, 讓心智障朋友也可自己選出心目中的候選人。投票過程使用的輔具及無障礙環境規劃, 也讓許多身心障礙朋友稱奇, 認為現在的投票環境比較友善,提高了投票意願, 甚至智青們還很興奮表示: 明年將會是他們第一次去投票(部分係為早有投票權, 卻因不知如何投票及其意義, 且家人沒有協助說明而從未行使)。 當天模擬投票參與之身心障礙朋友有一百多位, 也看到候選人們努力的準備, 說出不同障別朋友的困境與期待改變的目標, 相信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 如果可以慢慢推動, 將有更多身心障礙的朋友會更珍惜且善用他們參政的公民權益。
(本期專題由文章及照片由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室提供,作者為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張盟宜。)
相關連結:
欣見台南選委會往落實平等的公民選舉權方向邁出一大步:
我是一位重度視障者,自從視力受限後,在行動與參與社會活動時便時時受限,親身感受到建構社會體制時因為欠缺對身心障礙者的理解與同理心,而導致身心障礙者有被隔離、被忽略的痛苦。例如,不管是中央或地方選舉,我總沒收到語音的選舉公報?為何不能有適合視障者使用的語音介面的選舉公報?又為何到了投票所,讓我老是為選票序號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而困惑?那圈票處蓋戳章處又為何不能放大些?甚至戳章用的紅色印泥是否足夠?因為戳印蓋在哪一位候選人上面的蓋章處事,涉及個人祕密投票的隱私權,不能請投票所裡的工作人員來幫忙確認,我又沒法子用手指觸摸確認,那麼,為了維護我們視障者的選舉權,將紙本選票蓋戳印形式改為明盲通用的電子投票形式,屆時,我們才能大聲說已達讓身心障礙者也能貢獻其價值的進步社會!
12月17日我有幸參與伊甸基金會主辦促進身心障礙者的平等公民選舉權活動,活動規劃周詳,設想也很體貼,除了說明理念外,難能可貴的是發動多位志工,進行模擬身心障礙者前往投票所投票的空間、設施、人員配置與協助投票過程,相當擬真。為了讓參與本活動的近百位身心障礙者有參與感,還費心的安排四位候選人模擬角逐市議員,有選票、有選舉通知單,甚至還安排了每位候選人5分鐘的政見發表。我準時出席,全程參與,內心十分感動,希望不管是參與此活動的選委會或市府單位,經此審議式民主活動的參與,能切實檢視今年中央總統與立法委員的選舉選務安排,選務主辦單位能有相較於往年選務上缺失的改進。
本次伊甸基金會能主動看到身心障礙者作為應參與公民參政權的需求,可說是公益團體的一大進步,而美中不足的地方,或許在事先安排上可再多點聽取身心障礙者意見的機會,例如給我這樣的視障者模擬市議員候選人選舉公報或紙本選票上的文字資訊可以有語音報讀介面,如現場給個筆電,讓我能透過語音報讀聽取候選人資訊;不然,讓我這視障者拿到我看不到文字內容的選票及選票上頭的候選人政見又有甚麼意義?我想,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益公約裡提到在可能負擔的範圍內應盡量促成身心障礙者權益的實現這點的意思該是如此實踐吧!
(本期專題文章及照片由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室提供。)
相關連結:
這次參與基金會投票的肢障朋友,普遍認為策劃單位很用心,投票通知單和選舉過程也很逼真,尤其想知道這樣的模擬選舉能帶來的實際效益,特別是候選人所提政見是否真能送達社會局相關單位並且落實。
以這次的模擬投票活動而言,成年的肢障朋友大多支持、選擇出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即使行動不便不能蓋章也會說出的自己的意願請他人協助,參與投票活動的肢障朋友,也有著不同的投票經驗:
在這次的投票過程中,肢障朋友認為未來身障團體應整合、團結,共同推出身障者候選人,從縣市議員、立法委員,甚至在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都有相關保護名額。他們也期待在真實的選舉中可以看見各種類別的身心障礙者,都能出來投下自己手中神聖的一票,表達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選票決定公共議題與政策,更期待能在真實的選舉當中推出身心障礙候選人;能夠認同身障者所需之食、衣、住、行、育、樂,讓基本生活所需能在日常生活環境中落實、營造身障者也能樂活的城市。
(本文作者為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府城服務中心社工許婉婷,本期專題由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室提供。)
相關連結:
我是林展揚,我是個智能障礙者,是伊甸心園小型作業所的服務使用者,這次參加伊甸基金會的CRPD模擬選舉活動,其實一開始我並不瞭解活動內容是甚麼?但我平常有在關心政治,也會跟家長討論政治。總統大選快來到了,我也知道我有投票權,也有人會問我要投給誰?因為有的候選人我都不認識,所以真要我投票的話,我會投給我知道的人(電視上常出現的人)。
我先是參加12/14伊甸舉辦的心智障礙者政見研討會,會議過程中有老師會帶著我們一起讀、一起看候選人的政見,然後讓我們討論我們對候選的政見了解多少,如果因為用字或用語太難不瞭解,老師也會解釋給我們聽,然後讓我們討論出一個我們對政見的真實見解。也因為這個研討會,讓我了解選舉並不是選我認識誰,而是讓我選出能為我們做事服務的人。
這次活動,讓我知道了選舉的資訊,如投票匭、選舉公報、選舉流程、選舉要攜帶的物品……等,在伊甸的作業所裡,因為有很多我的同學(作業所同儕)都滿20歲了,我們都有投票權,像我今年剛好滿20歲,這次的總統大選我是首投族。作業所裡的社工與教保員老師也幫我們安排投票的演練活動,在練習過程中,我發現我的同學很多人不知道要怎麼投票,例如進入投開票所會大聲說話、忘記帶身分證或印章、選票上蓋錯……等問題,也因為這樣才知道為甚麼家人可能不帶我們去投票,因為擔心我們可能會在投票過程中發生問題,所以作業所的社工與教保員老師才會重複地讓我們練習如何投票,希望我們在12/17的模擬投票活動中,大家可以實際學習到投票這個過程。
參加完12/14的心智障礙者政見研討會,我真的覺得了解候選人的政見非常重要,在那場會議當中,參與會議的青年代表昆霖說:「政見,就是說到要做到!」原來候選人的政見,就是候選人要幫人民做的事情,而且應該要說到做到,所以如果我們不去看候選人的政見,就去投票了,選到不幫我們做事情的人,該怎麼辦?
會後,我回到作業所跟同學分享,也教同學看選舉公報,選舉公報上有候選人的資料,包含候選人的學歷、經歷,還有最重要的政見。在研討會的時候,有個老師教我們幫候選人打分數,如果喜歡候選人的政見就給他一分,如果喜歡這個候選人的五個政見我就給他五分,以此類推,我就能從這麼多的候選人當中,選出一位得分最高、我最喜歡的候選人,因為我看的是他的政見,他願意幫人民做甚麼事。所以,我也這樣與作業所的同學分享,我們如何客觀公平地將票投給我們喜歡的候選人。
在12/17模擬投票當天,有作業所的同學經選務人員核對身分時,忘了帶身分證而無法進入投票,老師告訴我們這是機會教育,參與公民活動時,也應該留意注意事項,要仔細閱讀選舉通知單上面的說明,記得攜帶物品,才能參與投票。我問那位同學以後會忘記帶嗎?同學告訴我,經過這次的經驗,他以後在投票時一定不會再忘記帶身分證。在模擬投票的過程當中,作業所的同學表現非常好,皆有依照中選會的規定流程,順利完成投票,參與這個過程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事實證明,我們可以進行投票也不會亂投票。
誰說心智障礙者無法投票,身為心智障礙者我也是位理性的選民,我會去了解候選人的政見,並選出認同的候選人。我們是社會的一份子,也在這個社會國家生活著,這個社會要集體做出一個決定,身心障礙者也不能缺席。
(本文作者為伊甸基金會台南區職重中心主任張雅琪,本期專題文章及照片由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室提供。)
相關連結:
此次的模擬選舉“伊甸台南區第一屆身心障礙市議員政見”中, 雖然候選人僅肢障及視障各二位候選人, 但候選人們提出的許多政見內容, 無疑都是現在身心障礙朋友最關心的。綜合四位候選人的政見, 可歸納成下列數點:
一、交通部分:
公車:
復康巴士:
火車:
高鐵:
人行道和騎樓:
導盲磚的配置管理: 規劃需符合視障者需要, 而非有裝就好。
二、教育部分:
三、增加身心障礙者之就業機會與補助
四、完整的福利配套: 包括居家服務, 讓其有社區生活之機會, 而非只能前往機構。
五、智慧手機語音APP之開發: 許多智慧型手機可成為良好的輔具, 幫助身障者自立生活。
六、身心障礙市議員保障名額: 讓身心障礙者為自己的權益發聲。
七、環境部分:
八、休閒部分: 推廣飯店、旅遊有無障礙配套措施方案。
九、其他方面:加強導盲犬宣導,要求公共空間應落實接受導盲犬出入餐廳。
從上述所提政見, 仍可看出身心障礙候選人多以自身障別出發, 提出與其食衣住行育樂方面所遭遇之問題。不過,在政見發表時, 也因與其他障別之接觸, 開始思考不同障別所看到的環境與議題。在這當中,“走出家門, 才有社會參與的機會”是極被突顯之處, 不論是視障或肢障, 對於交通部分的政見都有具體的看法與建議。
此外, 這次具有投票權之選舉人有不少是心智障礙者, 如何用清楚易懂的政見使其了解,亦成為候選人很大的挑戰。
其實國外會為心智障礙者及新移民, 提供字數少, 甚至有圖畫解說之易讀版政見文宣,突顯了尊重多元選民的表現, 希望未來台灣在身心障礙者的政治參與權可以多被關心、支持, 當然, 障礙者自己也要勇於表達需要, 才是進步的開始。
透過此次模擬選舉的活動, 不但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權益不要輕易放棄, 更有許多參與活動的障礙朋友表示, 2016年1月的大選, 一定不會缺席!
(本期專題由伊甸基金會台南區區長室提供)
相關新聞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