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和袁先生約在吳興街附近,進行訪問,遠遠走向前去,看見他身穿水藍色的POLO衫,腰上有個整潔的霹靂包,起身和我們打招呼,行動流暢,讓人看不出他竟是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視障按摩師,甚至可以引領我們走到附近的店家,找到座位,一起喝杯飲料,好好談談。
一聊之下才知道袁先生由於家族遺傳的視神經退化而變成視覺障礙者,他排行第三,從小家庭裡就有一種潛藏的恐懼感存在著:「或許有一天我的世界會再也看不清楚」,就在袁先生收到兵單準備要入伍的前一個月,某日和平常一樣醒來,卻發現自己真的看不清楚了。剛開始的時候,簡直無法接受,把自己所存下來的錢都拿去花光,流連在電動玩具店沉迷在玩樂中,想要忘記自己看不見的事實,不去想明天該怎麼辦,靠家人嗎?不行,靠自己嗎?也不是,走到無路可走的時候,袁先生才下定決心在親戚開的理療所學習穴位,去上按摩的課程,慢慢累積出自己的按摩經驗和技術,開始從事按摩工作。
袁先生分享說,即使自己領有身障手冊,也盡量不去麻煩別人,視野狹窄及弱視的他常常本來是去參加活動,結果自己在現場卻變成可以協助活動的志工,可見他熱心助人的特質。而現在他是新竹某企業的企進按摩師,台北往返新竹的按摩工作,雖然耗費時間在交通上,卻也是維持家計的工作,對他來說即使不容易,仍抱持感恩的心情去面對。
從和袁先生言談中,了解到視障按摩師迫切需要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因此,編者也期待有更多企業願意提供企業進用視障按摩師服務方案,一方面可以回饋社會幫助視障朋友,一方面也增進員工的福利。
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加入《企業進用視障按摩師服務方案》,讓我們的視障朋友能有一份平淡卻安穩的幸福。
(本文原載於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視點外的世界」電子報,感謝基金會慨允轉載。)
在各種不同的服務方式中,為了能夠讓視障按摩師有更穩定的收入及工作機會,本會積極推動「企業進用視障按摩師」服務模式,在不增加企業額外負擔的情況下,除按摩師能獲得工作機會,企業可以不違反「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定額雇用的法令規定,又能獲得企業良好形象,提升員工福利,達到三贏局面,爰提出本計畫。 ◎企業進用視障按摩師的好處多多 (一)提昇工作效率:員工經過按摩服務後可以紓解壓力,使筋骨獲得舒展,提振工作精神,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激勵員工: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方法,也可因員工ㄧ起參與一項有意義的社會福利工作,增加彼此的凝聚力及向心力。 (三)不必再因為"未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而繳交差額補助費: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38條規定,私立民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67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一,且不得少於1人。換言之,員工總人數到達前述標準,都有進用身心障礙者的義務。企業如果以進用按摩師的方式代替,可以折抵需要繳交的差額補助費,且如果進用的是重度以上的視障按摩師為公司員工,每進用一人還可以二人核計之。 (四)提升企業促進視障者就業機會之公益形象。 歡迎企業來電洽詢,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 02-2531-2320 就服員 王先生 |
PM 13:30
我坐在大廳不斷向門口張望,等待著三位按摩師,今天是我第一次帶著他們面試,當第一台復康巴士抵達門口,我用飛快的速度上前,帶領第一位按摩師到大廳準備,等到三位都到齊,我一邊幫大家整理服裝儀容,擦去他們臉上的汗水,一邊交待面試必須注意的事情,在出發前,我提醒了三位,今天只會選出一位按摩師留下,而另外兩位我們必須重新等待其他企業面試的安排,我用了制式的口吻來掩蓋內心對其他兩位的不捨,也無情的讓別人決定自己按摩師的去留。
PM 13:50
我其實不確定他們知不知道這棟大樓嚴肅華麗的氣氛,但當我換了證件準備上樓,我請按摩師搭在我的肩膀時,我知道他們是緊張不安的,手中的溫度穿透我的衣服,手上顫抖的頻率讓我不自覺的加快腳步,甚至我當下想快點結束這一切吧,但那一刻我在他們身上學到,就算我看不見,就算再緊張不安,依然要勇敢往前。
PM 14:00
跟我預期的一樣,對方是專業嚴肅的人事主管,三個面試官用中文穿插著英文溝通著接下來面試的過程,當然在她們安排下,面試很快速的結束了,我也不知道他們選上誰,我們一起向面試官表達感謝後離開,大家似乎鬆了一口氣,討論著該如何離開這裡。
結束了進行的第一個企業面試,過程真的很順利,但必須面對三選一的殘酷,隔天我跟承辦人連絡,確認她們選定的人,通知了兩位落選的按摩師,他們樂觀的態度讓我感到敬佩,沒有任何怨言,沒有攻擊性的言語,請我向選上的按摩師表達恭喜,我想這或許是一般明眼人所做不到的吧,有時候覺得我們看見的東西越多,反而心胸越狹隘。
我開始反省自己,曾經認為自己念的社工系是無用的,誤打誤撞進入基金會,我第一次發自內心喜歡這一份工作,也慶幸自己有過跟社會服務摸不著邊的經歷,反而因為業務工作經驗累積讓我能更發揮,或許有人會認為我少了社工必備的耐心,在面對視障朋友少了些客氣跟溫暖,但我知道,我推銷的,不是他們看不見的眼睛,而是他們專業的按摩技術。
(本文原載於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視點外的世界」電子報,感謝基金會慨允轉載。)
大家都知道當幸福的一扇門關閉時,另一扇門就開啟了。但大家往往只看到那緊閉的門,以至於沒注意那扇已經打開的門,可以讓我們走出去,但我卻在視障按摩小站看見許多視障按摩師已經能夠突破這樣的限制,走出另一扇門。
我是個安靜不多話的人,初到中興醫院擔任按摩小站管理員時,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觸視障者,也許是對環境的陌生,也或許對視障者的不瞭解,常常安靜地看著按摩師與客人互動,傻傻的像個不相干的局外人。經過一段時間,建立信任感之後,如今我也可以自然的與客人互動,對於同事們也能適時的協助他們,也很慶幸有這群相互照顧的好朋友。
生命像條河流,不斷的往前推進,快慢相間、起落不定,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從容的正面迎向它,這裡有視障朋友克服視覺的障礙,熱情的參與了各項運動─每天天未亮到游泳池游了兩個小時再來上班、平常利用時間練習盲人棒球、慢跑馬拉松、單車環島、每年一次橫渡日月潭...等,佩服視障朋友勇於挑戰自我,不設限,讓我佩服!看到視障朋友們找到一個自己的興趣,培養恆心毅力,活在自己喜歡的事物當中,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讓我反思,與其要讓生命白白空過,何不讓它精彩一番。
生命自有出路,這些不能依賴視覺的朋友們,示現給世人看的是身體其他感官的覺醒,他們可以用指頭輕觸便知道身上的硬結處,輕易的循著經絡各穴道舒緩身體上的酸痛感;指頭輕觸就可以讀出書中的內涵,想來是全心全意地專注,與長時間的練習所得來的成果吧!
現在的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步調是愈來愈快速,很需要有個地方可以舒緩調解身心,按摩小站提供的空間正是可以讓大家來體驗,小站裡備有音響,讓客人在按摩的同時,藉著柔和悅耳的音樂得到充分的放鬆。
請多支持視障按摩小站,讓我們的按摩師帶給您放鬆舒適的體驗。
(本文原載於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視點外的世界」電子報,感謝基金會慨允轉載。更多按摩小站資訊請見基金會網站。)
加班結束之後,趕搭著公車,在車上想著等等要做的事情,突然,在這個站牌司機先生下了車,不急不徐的往後門走。不經意的往車窗外瞄了一眼,心裡暗忖:「該不會是車子故障了吧!還是有車擦撞到公車?!」
車上的乘客正有人好奇的探頭,有些人皺著眉頭看了看錶,有些人忍不住嘀咕:「那欸停哈顧,有人撞到歐?」(台語)
接下來的這一幕,讓大家都沉默了起來。司機走到後方,牽著一個20來歲的年輕人,將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肩上。那個年輕人低著頭,頂著帽子,手裡緊緊握著一根盲杖,以及一張大約20cm x 20cm的白紙,上面寫著「12」。
正是我們所搭乘的12路公車。
司機慢慢的帶著這位眼盲的年輕人上車,並問他要坐到哪一站,接著,只見那位盲友便拿著他的悠遊卡,頭低得更低,緩緩的很靠近的找到讀卡機的位置,“逼逼”刷了卡,司機帶著他到最前面的坐位坐好,也回到駕駛座上繼續開車。
這個看不到的年輕人,動作緩慢小心翼翼的將那張寫著「12」的紙,謹慎的收進包包裡,兩手抓著包包,就像護著他回家唯一的路。忍不住在心裡想著:「如果沒有那張紙,他該怎麼才能回家呢…。」想著想著,覺得鼻頭酸酸的,紅了眼眶。
在燈光昏暗的站牌,看不見的他,不知道公車來了沒,也不知道其他的公車路線,只能依靠手中那張寫著「12」紙條,等著公車司機看見或是旁邊好心的路人能夠幫忙…不知道有多少12路公車經過了這位盲友而沒有發現他。
到站了,司機將車子停靠,攙扶著這個年輕人下車。年輕人很誠懇地不斷向司機先生道謝,拄著手杖,慢慢的往路的那頭走去…。
回到家梳洗之後,腦中還是浮現今晚公車上遇到的那個看不見的年輕人,我能夠為像他一樣的人做點什麼嗎?
(本文原載於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視點外的世界」電子報,感謝基金會慨允轉載,邀請您支持基金會視障者關懷扶助計劃。)
「請問西點烘焙班是可以讓視障朋友自己動手做,還是義工幫忙居多?」
「西點烘焙班是觀摩老師教學,還是我們可以自己做?」
「曾經參加過烘焙班,感覺很失望,雙連辦的也會一樣的教學嗎?」
「真的不用收材料費嗎?那我們需要自己準備什麼東西呢?」
「請問沒有接觸過視障朋友的經驗,我也可以當義工嗎?」
視障朋友西點烘焙班第一次舉辦,報名便十分踴躍,一週內12名視障朋友及6名義工的名額就已經額滿,之後我們還是接到許多視障朋友想報名的電話,幾經思量、溝通協調,但最後因為場地限制,讓我們必須錯過幾位視障朋友參與這次課程的機會。
我們希望烘焙班的課程設計,可以真正貼近及同理視障朋友的需求,因此開課前,我們便不斷與烘焙老師討論教學方式,同時,為了測試我們的課程設計是否真正符合視障朋友的需求,我們會請視障同事梅芳事先「體檢」烘焙老師的「教學方式」,確保最佳課程品質。
第一堂課剛開始,少數成員持保留的態度「旁聽」,可能因為看不見而對接觸食材及動手試做還是心裡有障礙及懷抱遲疑態度吧。但是經過幾堂課後,所有的學員都開始投入手做的樂趣了,看到視障朋友搓揉麵糰到滿身大汗但神情認真、專注的用攪拌器打雞蛋、運用觸覺摸索裝飾餅乾、披薩,出爐後成品雖然不夠美觀,但明眼夥伴們都好感動,覺得這堂課讓明眼人對於視障者的適應力大開眼界,看到視障朋友滿滿成就感的笑容,令所有明眼夥伴覺得好開心。
8堂課很快就結束了,有些視障朋友透露,他們特別添購了烘焙器材及材料,開始在家裡烘培餅乾或披薩與家人分享。他們興高彩烈的述說在家做點心的過程、成品如何的失敗或成功、家人集驚訝及驚喜的互動,及參與課程的心路歷程‧‧‧等等,讓明眼的我們深深感受到,也許對視障朋友來說,既成事實的看見與否其實並不那麼重要,事實上,視障朋友很樂意用「心」面對這個世界及接受挑戰。
接下來與您分享視障成員及明眼志工的活動參與心得:
成員小慈:實際上課才知道烘焙真的是很辛苦,以前家人在做都以為很簡單,拿到餅乾就往嘴裡塞,現在才知道做一種餅乾很消耗體力,因為聽朋友參加其他單位的烘焙課,只是簡單隨便做一做就完成,雙連舉辦的烘焙課,有讓我們實地操作,親自感受手痠腳痠的感覺。
成員小全:這次雙連選的餅乾種類,在家都是可以做,烘焙老師有考慮到視障朋友無法看磅秤測量,使用紙杯代替磅秤的方式測量。曾經我參加其他單位舉辦的烘焙班,當時是採用磅秤測量,因為不知道如何測量材料重量,所以都是志工在操作,回家想嘗試自己做餅乾,雖然知道材料的公克,但要實際要如何拿捏還是”霧傻傻”。另外,其他單位的志工協助的地方太多,視障朋友都只有攪拌、攪拌再攪拌的動作,而餅乾的裝飾、塑形等,都是志工完成。而雙連的烘焙班則是讓視障朋友全程都自己動手做,回家之後就算沒有助手幫忙,我還是可以自己做餅乾給親朋好友分享。
成員小欣:來上課更清楚烘焙的過程跟原理,有時候上網查食譜,並不了解為什麼麵粉這麼細還要在過篩,上完課之後才知道是為了讓麵粉不結塊也增加空氣感。
成員小絨:因為有參與過製作過程,回家自己做餅乾成功的機率比較高。
成員小如:如果有機會,我會想跟烘焙老師一樣去考證照,雖然會有困難,但是我還是想去嘗試。
成員小琪:參加之後,可以評估哪些餅乾可以在家自己做。
成員小芳:烘焙老師教的很認真,讓我很感動,我也願意與烘焙老師學習,這次上過雙連的烘焙課之後,才發現以前參加其他單位的老師,在教學上沒有很認真,會讓我以後都不想再參加。而雙連的烘焙老師我很喜歡,下次有機會,我還是願意再來參加。
志工小美:很樂於參與活動,看到視障朋友能經由課程產生自信,真的覺得很好,若有其他課程請通知,若時間可以就會參與!謝謝!
志工小麗:感謝雙連基金會與烘焙老師及全體成員和工作人員共同完成課程,順利成功。
夥伴們的回饋讓我們備受鼓舞,這次西點烘焙班報名踴躍及評價相當高,讓我們覺得身負重責大任,我們期許自己必須努力尋求資源,希望能提供更多視障朋友參與烘焙班的機會。
(本文原載於台北市私立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視點外的世界」電子報,感謝基金會慨允轉載,邀請您支持基金會視障者關懷扶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