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
是你的光和熱引導我。
當我像風箏斷了線、不知所措;
是你的雙手拉住我,讓我更有信心。
當愛情走了,我心慌了;
是你像天使般,給我平靜和安穩。
當我在海浪漂浮、驚恐時;
是你滿載希望,帶我回到港口。
因我的無知、孩子氣你未曾責備;
反而更加呵護與疼愛。
因為你的包容、不放棄、點一盞燈
讓我重新再出發,走向光采的人生。
以上的詩詞創作是因我來到拹會跟精障夥伴接觸聊天,有感而發所寫的。
首先第一個故事是我在望德園接生機商店接觸到的,這位夥伴之前因為染上毒隱而導致患有精神疾病,他曾經在農場務農兩年、而且還擔任過小組長喔!之後有一段時間離開農場,到外面找工作好像在社會上工作遇到挫折或打擊又加上有半年沒有服用藥物,就在前年春節很沮喪、情緒不穩的狀態下來望德園找翠瑩幫忙,翠瑩先安排他住院休養,現在他已經復原快一年多了,務農起來還是很活力的喔!翠瑩就像一盞燈發光發熱照亮他、引導他。
第二個精障者,正是一位青春洋溢的青少年因誤入歧途迷上網咖,整天窩在網咖不回家,就像斷了線的風爭似的找不到前途的方向,家裡的人也費盡心思希望他的孩子能浪子回頭不再迷惑了,在和家人的溝通下願意接受協會的幫忙,上農場種有機蔬菜,協會就好像一雙手拉住他走向未來的希望,現在的他是一位小組長,農場的大小事都是他在規劃。很了不起吧!
第三位是個愛情王子,是在參加〈風信子音樂創作坊〉,他把他的戀愛史和失戀史寫成一首歌,抒寫著被愛情所傷的心情,他的難過是沒有人能感受得到的,大家藉著音樂創作和他一起把內心的情感抒發出來,這樣也許他會心情好一點,我們每個人就像天使一樣,在創作音樂當中把他所有的感情、心聲大聲唱出來讓他快樂一點。
而我雖然也是有精神疾病但家庭環境不富裕,由不得我在家裡當大小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必須得找工作賺錢補貼家用,可是我的身體不好沒有辦法融入社會人群,整個人前途茫茫渺渺好像漂浮在海浪之中,不知去向心裡好難過喔!還好很幸運的來到風信子協會,有工作人員的輔導、協助就業讓我充滿信心。
其實各個夥伴都是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每個人的個性千萬種,有的會犯錯、有的會耍脾氣、有的會賴皮,工作人員就會用柔和的語氣來勸導,在工作方面總是很有耐心、很有愛心的幫助我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時大家也會在開工作會議一起絞盡腦汁想法子解迷惑,目的是希望精障工作者有自己的主見和思考,是不是很民主阿?
協會的宗旨是讓精障夥伴慢慢有主導權,所以工作人員抱著永不放棄的希望陪伴著精障夥伴到處去污名化,雖然我們有精神疾病纏身,但我們還是有人權、尊嚴,也有能力勞動取得工資,協會有這個空間給予我們生存也要改變社會大眾的感觀來證明其實精神疾病並沒有那麼可怕,就像慢性疾病一樣只要按時服藥也可以過正常的生活。
(作者戴懷瑄為風信子協會資深精神疾病工作者,有創作一首歌曲「有媽媽的疼惜」,收錄在協會發行的創作CD「起風的那一天」。本文及照片轉載自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部落格,更多精障服務相關資料,歡迎至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網站及臉書了解。)
相關連結:DIN電子報第96期——他們‧我們‧故事(2008.2.29出刊)
在我生病住院期間,感謝有風信子的工作人員電話關心。
這次回風信子給我一個不同的感覺,風信子進步了很多,謝謝凌君願意常電話關心、和我的主治醫師劉宗憲醫師聯絡。凌君好學好教,如何把每一個學員的優點、缺點如何教導,她脾氣好。也有清大的學生和志工媽媽願意來風信子當志工,我在這一年中受到很多的照顧跟成長。
我跟病魔的互動不是精神的,而是更年的、腳開刀的痛,在風信子的照顧下成為有用的人,不是沒人要,反而孩子對我好、孫子喜歡我,女兒會安排時間去逛街、看電影,我喜歡的東西不用開口,她們會備給我,女婿會水電、會幫忙修東修西。星期六、星期日是我大女兒、女婿會把孫女、孫子帶回家看外婆,我是「管理」,必須把家裡打掃清潔,讓回來的人可以休息、開心。
編按:秋燕為之前風信子社區復健中心的學員,擁有一手好廚藝,同時也是個關心別人的好媽媽,只要有秋燕在,就能吃到好吃的家常菜,還會不時聽到秋燕對其他學員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叮嚀。希望秋燕的身體病痛能遠離,健康一身輕!
(本文及照片選自風信子協會102年春季會訊,更多精障服務相關資料,歡迎至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網站及臉書了解。)
我有精神疾病長達16年了,其實發病時我雖然很痛苦,不過照顧我的家人是辛苦的、我想有精神病的患著的家庭也是一樣。
家人時時刻刻都會心驚膽跳的,總是會害怕有疾病的我什麼時候會傷害自己,他們不了解精神疾病的症狀、狀況。
所以時時刻刻24小時都會很小心很注意的照顧,這是我生病那麼久有所感受、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有精神疾病,這些感覺不管是在我以前的醫院或是來到風信子協會工作,會跟一些有疾病的病友和精神疾病工作著在一起聊天和生活在一起所得來的感觸,真的是很痛苦,家人照顧起來也是很辛苦好像是在互相折磨一樣。
雖然過去有很多不愉快,但我走出來了、也接受這個疾病的事實,我不在乎別人如何用什麼眼光看待,我在意的是我的人生,如何過自己的生活?如何讓自己更快樂不受他人影響。
現在的人;還是很多對精神疾病的認知是陌生的。就連我的家人因為我有精神疾病也會覺得帶我出門是很丟臉的事,而且我因為吃藥的副作用造成身體肥胖、體積很大,跟我在一起好像會覺得非常沒有面子,從來不參與我的生活圈、活動圈,所以只好自己過自己的生活。
我覺得教育部要把精神疾病知識列入教科書,讓每個人都能理解這個是疾病,要重視這個疾病,把所有的傷害降到最低或是如何處理、幫助周圍的精神疾病患者、不要有太多的負面想法,讓這個社會更健康、快樂。
人跌倒了,就要學著站起來不是永遠坐在地上不起來,這樣會一輩子很痛苦,試著站起來跟平常人一樣生活規律可以工作、要獨立、要接觸人群‧這樣自己才會快樂,家庭才會和樂,這是我的經驗談。
以前我生病的時候;我ㄚ常責怪家人和亂發脾氣可是媽媽從來沒有罵過我或是抱怨我總是忍氣吞聲,我媽的心理一定很難過很不舒服;所以我很對不起她。可是這也不是我願意這個樣子或是無理取鬧,都是疾病的影響。
我昨天晚上來到竹東高中夜間部演講不止講我的生命故事,我也希望在場的老師同學們、如果在你身邊有類似這樣疾病的人能夠幫助他和關心他,這是來演講的意義和目的,讓更多人能夠知道有人很不幸得了精神疾病,它不是很可怕,也不是罪惡的人、這只是疾病。我想應該用平常心來關心我們、和在社會上能被重視,給我們一個空間工作和生活。
(作者戴懷瑄為風信子協會資深精神疾病工作者,有創作一首歌曲「有媽媽的疼惜」,收錄在協會發行的創作CD「起風的那一天」。本文及照片轉載自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部落格,更多精障服務相關資料,歡迎至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網站及臉書了解。)
相關連結:DIN電子報第96期——他們‧我們‧故事(2008.2.29出刊)
踏上農場的第一個星期,除了感受夏日豔陽炙熱的溫暖,我遇見了傳說中的「他們」。
看了「人賴」裡頭李權哲大哥的一篇文章「鏡頭沒說的是…」。 其實回想起自己秉持的信念,很諷刺地發現我的潛意識其實就如同權哲所說,我與他們的關係是「我們」與「他們」。不可避免地把社會忽略的這一群人視為「他們」,而未罹患精神疾病的我則安處在所謂「正常人」的「我們」裡面。
在農場生活是近一步探索和理解對方的過程。我們一起勞動、吃飯、聊天、生活,漸漸的不只是勞動者和實習生的關係,更將對方視為分享生活和情緒的陪伴者、朋友。這就是我們之間界線產生模糊的開始。
這一個月的實習看到大家花了多少力氣和心思讓我們得以成長,我們也時時抱持著得來不易,感恩的心去體驗。
(本文及照片選自風信子協會102年夏季會訊,更多精障服務相關資料,歡迎至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網站及臉書了解。)
相關連結:DIN電子報第96期——他們‧我們‧故事(2008.2.29出刊)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來之前夥伴們已辛苦的把蝴蝶園建造成型了。接下去生態池要進行復育的工程。在此的夥伴不只是單純地做勞動工作,還有各方面的學習及磨練,如輪流煮午餐、照料動物。廚房裡的事情也都男女平等,就是說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照顧自己也照顧別人。
個人體會到,雖然生病要看醫生、拿藥吃。但是要自己振作起來更重要。心態能轉、所有事物都會跟著轉變。在這裡方圓三公里,都是樹木及野花野草,多方面的學習與工作讓我感到很充實的過日子。還是要感謝有這樣一個活動的空間。
對自己在風信子的期待在沒水的地方,有水就是天堂。如果說這裡像天堂,可是要取食用的水要下山至距離五公里處。如果說這裡像世外桃源,那更是要各個夥伴共同來美化環境,最大的期待與期許是大樂透給宗哥中兩億就好。一半捐給風信子,把現在的農場買下,可以照顧到更多的精神疾病者。農場紅門外盛開的合歡花大家好,我是勝杰,我又重回風信子的懷抱了。之前一年在苗栗通宵的城南有機農場工作,學習到很多的農業知識與技術,也接觸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這次回來風信子,期許自己能盡微薄之力來提升農場的產量!與精神疾病工作者一起打拼!
(本文及照片選自風信子協會102年春季會訊,更多精障服務相關資料,歡迎至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網站及臉書了解。)
相關連結:DIN電子報第96期——他們‧我們‧故事(2008.2.29出刊)
回想十年前,發起人辛辛苦苦的尋找合適的農地,幸運的接受了財團法人華光基金會的協助,在新埔的山上有了一個由精神疾病朋友努力工作的有機農場。接著在7年後,於民國100年成立位於竹北市的社區復健中心。
我們相信精神疾病朋友不是只能被留在醫院或家中,不是社會資源的消耗者,而是可以「帶病生活、帶病勞動」朝向有希望感、能自立生活的人生。因此,風信子這些年來努力的和精神疾病朋友一起打拼,嘗試實踐各種可能。今年我們主要執行的工作包含:
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您可透過捐款、捐物、關注風信子消息、消費風信子產品、志工服務、向更多朋友傳達風信子理念的方式來支持我們!也歡迎更多的精神疾病朋友加入風信子,成為我們的生力軍!
(本文及照片選自風信子協會102年夏季會訊,更多精障服務相關資料,歡迎至台灣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網站及臉書了解。)
相關連結:DIN電子報第96期——他們‧我們‧故事(2008.2.29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