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秋節禮品,不止是禮物

小天使默默耕耘的就業之路

作者: 
田洺瑄

 

【胖胖的故事】

胖胖(化名)是位腦傷的孩子,因在智力上有缺陷,有工作意願但能力不足。在高職畢業後就業輔導員安排他在加油站洗車,因無老師在旁協助導致突發狀況層出不窮;業主不知如何處理,而工作者也不知所措、不知自己那裡做錯了,很快勞資雙方都閙得不愉快。自此憨兒再也不出門了,因他覺得外面每個人都會駡他,也看不起他。

當胖胖第一次進入烘焙屋時是躲在家長的背後,經過了近二年的時間和這一群小天使朝夕相處,現在已成為老師得力的助手。不僅會協助師傳準備食材,也會幫忙教導剛進的學員,同時他也是位行銷高手。

胖胖現在每天都自己主動起床,吃完早餐後高高興興準備到烘焙屋上班。他在烘焙屋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標,在工作中得到生活樂趣;烘焙屋也創造他生命的價值。



智障小天使認真製作月餅每年在鳯凰花開時,對即將離開教育體系的心智障礙者;家長就要面對我的孩子該何去何從的困境。在台南市本地沒有就業機構提供適切的就業服務。身為心智障礙者服務的團體,看到被服務家庭的需求,機構的理監事磋商討論,如何替心智障礙的孩子找出屬於他們的路。在多次的嘗試後,終於找出一條適合我們的路:從90年起開紿規劃並成立烘焙班,相繼完成初級、進階、高級三階段烘焙職業訓練。訓練內容並不只重視工作技術方面,也強化生活自理、人際關係、社會適應、團體禮儀等課程的訓練,採多方面的學習教育;以期能達到生活獨立自主,自我生存。

每個人都有基本的工作權,不能因他的能力不足,就放棄社會參與的機會,而讓身心障礙者應有的權利就喪失。雖心智障礙者在先天有不足之處,故在學習效益是較難有很大的表現;而且所花費的成本是比一般人來得高,但我們並不因此而不做。如何能提供一個穩定的工作訓練場所,讓憨兒在此不斷的訓練,以增進其個人的工作技能與提昇工作技巧,避免其功能性退化。那才能真正落實推動身心障礙者之工作訓練服務。

心智障礙者的特質因天先智能不足,學習成效不彰,容易讓教導者會有挫敗。我工作團隊也在邊走邊整隊,我們和這一群特殊的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從如何認識原物料、烘焙製作過程、烘烤後的裝飾、產品的包裝等。對一般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小步;但對天先遺失智商的孩子,卻是一大步。他們連麵粉和糖粉都無法分辨,老師利用加水後不一樣結果:拍照、圖片、實物觸摸等方式讓心智障礙者在潛移默化學習而永記在心中。光這小環的認知就花了六個月的教導,真是難為這些小天使的學習精神。

智障小天使製作的秋節禮品在烘焙的工作環境中也必需注意工作者的安全,例如高溫的燙傷、刀具的使用、地面的濕滑等...都要一面教導並不斷提醒學員,在工作中不忘了如何保護這一群小天使的安全。因我們禁止他們有些事是不能做的,但學員也會有好奇的心理,若不小心受到傷害了;那也加深他們印象下次不可再犯了效果。

其實心智障礙者就如是一張純真的白紙,他們沒有心機,他們只要教給他們什麼任務,他們就有執行的使命感;絕不偷懶也不會投機取巧而是認真執著的完成交待工作,雖然工作慢但他們是用心的對產品盡力負責。甜心烘焙屋成立,是代表著身心障礙者從依賴者變成生產者的角色,也調整社會民眾對身心障礙者刻板印象,並藉由產品及公益形象,使身心障礙者的能力獲得肯定。本烘焙的產品是真材實料、純手工是每位憨兒用心的成果,期待社會人士的購買;讓憨兒的工作能力得到您的掌聲。

(本文作者為社團法人台南市智障者福利家長協進會總幹事,歡迎大家支持協進會附設甜心烘培屋秋節禮品,更多身障團體秋節產品訊息請見「2013MOON好禮-中秋愛心伴手禮網站」) 

插圖: 

我會釣魚,但魚池在那裡?

作者: 
潘信宏


【自強的故事】

自強在讀小學的時候,因中耳炎,延遲治療,導致成為重度聽障,隨後因聽不到被同學欺負,導致個性畏縮,開始拒絕和外界溝通,小五那年,因無法忍受旁人異樣眼光,從此輟學在家,整天躲在房裡。連到理髮廳理髮都不肯,只關在房間自己操刀剪髮。

為了幫助弟弟,哥哥想盡辦法尋找資源來幫助他,然而在台灣沒有一個地方提供失學的成人聽障可以學習的地方,沒有成人的特教,朱自強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渡過了三十幾年封閉的日子。

九二一地震後,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在東勢設立了家園再造工作室,工作室主任潘信宏牧師發現當地很多聽障朋友不識字,也不會手語,於是開設了聽障成人啟蒙教育,並邀請自強參加,之後協會邀請在五星級飯店的烘焙師傅吳尚恆教大家做烘焙,自強也開始學習,他勤奮的學習,也是好奇心最強的,常常會拿螺絲起子拆卸一些工具觀察,也會自己創新一些做法,讓老師們嘖嘖稱奇,有一次課程是做鳳梨酥,學員們需要先將鳳梨饀切割成每個一樣的大小,由於每次手工切割,大小都不一樣,於是朱自強從家裡帶來奶粉罐頭所附贈的量匙,他將鳳梨饀裝滿量匙然後倒出,結果分割出來的每個饀都一樣大,讓老師們都非常驚訝他的創造力。

就這樣經過六年的學習,現在在啟蒙班裡,他感受到被接納,他有了自信,現在他出席上課和聚會都很穩定,認真學手語、寫字,學烘焙,現在的他可以講台前跳舞娛樂大家。從封閉自我,到可以和同學一起學習,一起相約逛街,和人有衝突也可以面對解決,這一步花了朱自強四十年的時間。(詳全文)


我會釣魚,但魚池在那裡?

聽障者工作情景對於身心障礙者,我們常說「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但是應用在聽障者身上,好像沒有什麼成效,在台灣聽障者的失業率高達50%,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政府和民間,也積極的開職業訓練班,有的學電腦,有的學烘焙,但結業後能成功媒合就業,並且能一直待在工作崗位上的比例少之又少,問題到底出在那裡?難到他們聰明才智不如人?或者他們比較沒有毅力,無法持續在同一個職場工作,遇到挫折就離開?

不! 聽障者的聰明才智不亞於聽人(聽人就是聽力正常的人,下同),上述理由都不是他們失業率高的原因,我們認為「除了聽見,聽障者可以做任何事」而問題也在於他們聽不見,聽不見使他們無法順利與同事或上司溝通,現在的商業社會,大部份的工作無法獨力完成,團隊合作最需要的就是溝通,但聽障者若是從啟聰學校畢業,他們無法說話,他們的母語是「手語」,而周圍的同事幾乎沒有人會手語,我們會想,那就用筆談啊,以下引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特殊教育學刊的研究報告,「由於本研究聽障生之書面語故事理解能力遠低於一般小三學生,因此結論,實施多年的文法手語教學並未改善聽障生閱讀能力低落的問題」(民國95年,30 期,113-133 頁),所以和啟聰學校畢業的學生筆談,常常雞同鴨講,那麼受回歸主流教育的聽障生情形會好一點嗎?我們發現情況的確好一點,但也不會好太多,這些從小學說話、「看」說話(他們還是無法純粹用聽的)的聽障生,不但不會手語,無法與原生族群-聽障者用手語溝通,大部份也沒有學會說出標準的口語,所以也無法順利的與聽人溝通,所以聽障者學會了各樣技術(會釣魚),卻沒有一個適合的魚池(溝通無障礙的環境)可以釣魚。 

蒙恩聽障烘焙坊秋節鳳梨書禮盒

身心障礙者,他的障礙其實來自與社會的互動,而不是個人,藉著改善個人與環境的關係障礙是可以消除的,「蒙恩聽障烘焙坊」就是為聽障者建立一個沒有障礙的工作環境,聽障朋友在這裡不只可以學釣魚(烘焙技術),由於生產部所有員工都是聽障者,他們用手語溝通,所以沒有溝通的障礙,這時假如有一位不會手語的聽人想在蒙恩工作,結果會變成,在生產部惟一的身心障礙者就是這位聽得見的人,因為他是惟一無法和同事溝通的人。

蒙恩聽障烘焙坊不只提供魚池給聽障朋友釣魚,烘焙坊也是一個家,在這裡他們不但可以順利就業,他們的身心靈都一起被照顧,他們需要的不是施捨,而是支持,我們邀請社會大眾購買他們做的產品,支持他們的就業,讓台灣能成為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地方,支持蒙恩,就是支持聽障者也可以發揮所長,貢獻社會的機會。

(本文作者為社團法人台中市聽障生活無障礙發展協會執行長,歡迎大家支持協會附設蒙恩聽障烘焙坊的秋節禮品,更多身障團體秋節產品訊息請見「2013MOON好禮-中秋愛心伴手禮網站」)

相關連結

DIN電子報第92期——聽障人的無障礙人生(2007.10.31出刊)

插圖: 

秋節禮品,不止是禮物

作者: 
孫德利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打從一開始在社區裡就沒有打算挑個案來做,與其說挑個案來做,倒不如說是學員和家屬們選擇了同心圓,也願意和同心圓一起捲動關係,看看接下來會發生甚麼事情~ 

同心圓復健中心秋節禮品手工皂

昨天在台中老虎城參與台中市政府辦理的身心障礙優先採購平台的銷售活動,巧遇了三年多前跟我們訂購結婚伴手禮的朋友,他發覺我們的產品都沒有變,一樣的手工皂!一樣的包裝!一樣的款式!一樣的品質!我們笑了笑…這個從紙袋開始到後面的手工皂製作、包裝、善後工作,完全都是由學員們參與的過程,那個曾經被安裝機構水電工程的朋友納悶看了半天到現在每個早上最多產量,還是二十塊手工皂的任務小組,到底可以做出個甚麼玩意出來!我們在捲動的過程當中,重視的不是每一天多少的產量,而是重視有沒有營造出讓每一個人都盡可能可以參與其中的機會!

同心圓復健中心活動

這對身心障礙者非常重要!我們理解,在這個體制社會文化裡常常型塑出強弱之分,強者自然而然擁有更多的機會,也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是,我們發現陷在人踩著人爬上去的循環中,只會讓人越來越卑微,自以為擁有的越多,就會越快樂!我們真真切切的看見,有些夥伴即使每天在手工皂組裡,只能分擔善後清洗的任務,但她也是十分珍惜把握這樣的機會,緩緩的把這個任務給做到最好!即使,她擁有的不多,但我們卻看見她擁有了我們世俗所欠缺單純的快樂!只是要有個機會可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即便對許多人只是舉手之勞,一瞬間的事情,但那個機會都是不容易擁有。

我們在這四年多的時間下來,關係捲動後也開始這些機會中漸漸地轉化,原本家裡邊緊繃對峙的衝突關係,只能透過無奈的肢體強制與暴力禁制來使人順從;可是,當同心圓撐住了一段關係的時間與空間後,我們的夥伴即使掉入暴力強制的循環當中時,就算夥伴們不太會使用言語來表達,她也不再是一個人獨自面對,而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擁抱、安慰、支持,得到情感的抒發,漸漸的家屬能夠鬆一口氣,我們的夥伴們也能夠有個出口,關係得以緩衝、情感得以釋放,我們深度的理解提供這個參與的機會,永遠不是表象做出手工皂或是中餐、農耕的產品那麼簡單,而是一種關係與情感上相互依附的延伸與更綿密的擴散捲動。

這段時日來我們看見在地關係綿密的落地扎根與擴散,產品只是我們實現彼此存在被具象過程的價值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些關係擴散與聚合的過程中成就彼此人生的圓滿。

(本文作者為台中縣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主任,歡迎大家支持復健中心秋節禮品,更多身障團體秋節產品訊息請見「2013MOON好禮-中秋愛心伴手禮網站」)

插圖: 

小饅頭與星兒的笑靨

作者: 
劉彬彬


星兒阿欽想要做饅頭,但是缺訂單!『我要做饅頭』、『快把蕃茄羅勒還給我』、『趕快把饅頭賣掉,好不好?』…,這幾句話成了最近阿欽的口頭禪。

愛肯的就業者每天到工場都滿懷期待的問:『今天要不要做饅頭?』沒有訂單的時候,只能給他們加油鼓勵,讓他們再接再厲。但時間久了,失落感也大了,反而讓他們一時衝動,今天的阿欽就是這樣的情形。

阿欽在工場負責將秤好的麵粉等原料倒入攪拌機中,每當聽到『工作囉~』阿欽就會問『現在要倒什麼呢?』,確認要做那一種饅頭,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材料倒到攪拌機中,等輔導員一聲令下『啟動~』,馬上打開機器並開始計時。也許是等待『啟動~』的時間太久了,每每去問『什麼時候可以啟動?』總是沒人能給答案。

今天的阿欽又開始要求『快把蕃茄羅勒還給我』(意思是『我要做蕃茄羅勒饅頭啦』),雖經過安撫,但他仍固執的想做,於是趁著大家不注意時偷偷將材料倒入攪拌機。但又不敢自行開機器,只好一直吵著『開始啟動了嗎?』才讓人發現他的行為。可為了把新鮮的產品帶給愛肯饅頭的客戶,實在不能先做起來,只好要求他必需把材料還原,才不能浪費。

阿欽當然不肯,又叫又鬧的發脾氣,只好使出一招-『誰做的,誰就要自己花錢買』。對阿欽而言,雖然愛吃自己做的饅頭,但實在捨不得拿辛苦存下來的零用錢買饅頭來吃,只好保持冷靜,乖乖的把材料裝回塑膠袋中,耐心的等著”訂單”的來臨。

『愛肯樂活工場』已營運滿三年了,從開始的混亂期,到現在這群星兒們每天定時到工場報到,認真做饅頭、努力賣饅頭,成為最快樂的愛肯饅頭推銷員! 雖然看起來笨手笨腳的,有時也會因小凸搥而懊惱不已,但他們對做饅頭的執著卻早已根深柢固。

愛肯Love gift禮盒『做饅頭會不會累阿?』,『累!』『會很累的話,不要做饅頭好了』,『不要!我要做饅頭』當完成一天的工作後,總會抽時間問一下大星兒這些問題。這群可愛的大星兒也會很誠實的回答,應該是在做饅頭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雖然外展時很累,但只要給他們加油打氣,總能聽到他們熱情的回應(雖然會有氣無力)。

這讓我們了解到一個不起眼的小饅頭,對於他們有多麼重要。希望將來能有更多認購的團體,每月訂購一次,只要少少的120元,讓這群不善表達的星兒們臉上多了微笑,更讓『愛肯樂活工場』有一個幸福工作的可能,就能讓他們有長遠的就業機會。所以請大家告訴大家~一起揪團來支持我們愛肯手感饅頭~新鮮好吃~口味又多樣化!!!
 

(本文作者為財團法人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愛肯樂活工場負責人,歡迎大家支持愛肯樂活工場秋節禮品,更多身障團體秋節產品訊息請見「2013MOON好禮-中秋愛心伴手禮網站」)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