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社會,為了求職也辛苦了大半年,面試了二次、投遞四次履歷,不知是我「技不如人」,還是我「障礙程度」的關係所致,沒人要僱用我、給予我機會,社會的現實,無從改變亦無法怨哀,只能概括承受,這就是身障者的宿命。
而後,曾寫一封信向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許局長毛遂自薦,央請局長能幫忙或協助找工作,或有機會能進入政府機關服務的請求。然而政府為提供身障者最好的服務,勞政、社政、教育、衛政各單位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於是將我的信函轉至勞工局博愛職業技能訓練中心(簡稱博訓),中心指派二名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員協助我有關求職相關事宜。另一個尋寶地——「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博愛職業技能訓練中心」(簡稱「博訓」),讓我得悉另一就業的管道。
近年深受金融海嘯的衝擊,經濟的不景氣,人人生活喊苦、自殺事件屢傳不絕,連好手好腳的正常人工作機會都十分難求了,更遑論是身罹重症的我,在整體大環境尚未改變前,就業對我而言是奢求,更是可遇不可求之事。政府為搶救失業率、讓人人有工作、有收入,積極透過公部門釋放出短期就業機會。例如:「暖冬就業計畫」、「黎明就業專案」等,都是政府邀集相關專家所研擬的就業方案,為的就是讓大家都有收入、過好日子。
記得,首次求職面試的機會是在後勁國中——我的母校,工作性質是在誠徵職務代理人,且限定要身心障礙者,只有一個月短期上班的時間,這對我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透過曾老師的協助安排,有了第一次面試、實機操作的經驗,與面試官相談甚歡,以為錄取機會很大,豈料卻在電腦操作(佔總成績較多比例的部分)的失誤,忘記技巧而敗下陣來,候補第一順位,首次嘗試進入職場就這麼敗北了。陸續幾次的履歷投遞,縱使考取多張專業電腦技能證照,也石沈大海似的,心中有懷才不遇的感慨。
頹廢了大半年的時間,直至2010年底經過市府的短期促進就業「暖冬計畫」的遴選,承蒙勞工局長官的協助,我終於獲得工作機會,分發到「博訓」輔導課,擔任行政文書助理的工作,該單位主要是負責整個高雄市身心障礙者(約6萬餘名人口)的「就業服務、職業評量、職業重建、職務再設計」等業務。而我主要工作是協助課內業務推展,如:「資料繕打、就業轉銜(教育、社政、勞政、衛政)、就業服務、職業重建相關績效數據的彙整、新聞稿潤稿、網站更新」等工作內容,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專業人員是站在最前線,為有就業需求的身心障礙者朋友提供協助服務,而我能為最辛勞的專業人員略盡心力,是我的榮幸。很高興能透過這樣協助推動業務順利的方式,和大家一起為更多身心障礙者朋友做點事,與我的初衷理念相同:「關懷弱勢,由我做起!」
身罹重疾的我,每一天要出門上班,總是充滿許多的挑戰,不僅是健康因素外、也有交通的問題需要克服,在大高雄市尚未合併前,雖然有復康巴士的服務,而僧多粥少的情形日趨嚴重、車子難以預約,但為了能順利「踏出家門、走入社會」上班去,克服交通的難題,成為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狂撥電話搶復康車,因我的戶籍沒在高雄縣,而搭乘該縣的復康巴士,無法獲得二分之一的優惠,故必須支付計程車跳表的全額車費,如此一天來回車資就要560元,日薪800元扣除交通費後只剩不到250元,雖然所剩不多,但我非常高興能有就業機會,這不僅可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享受做事的成就感,我非常珍惜與感恩,即使舟車勞頓及8小時的工作時間,對身罹肌萎的我很耗費體力與精神,我依舊甘之如飴,因為工作得來不易。
「博訓」的楊主任、張課長和每一位同事都對我關懷備至,讓我順利的上了10個月的班。非常感謝長官、同事對我的幫助、接納與提攜,願意交辦工作給我做,讓我有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讓我每天去打卡上、下班,無所事事而已。每一個工作日我都能充實地度過,每一天總能將上司交辦事務完成,且能從工作當中學習成長並獲得成就感。
我有機會在公部門上班、尤其是在服務身障者的單位,第一線感受激烈的職場氛圍,同事大家每天進辦公室都戰戰兢兢、繃緊神經,深怕一不小心有所疏失,電話聲、講話聲、鍵盤聲,不曾間斷,亦來回震盪在耳邊,如此忙碌,無不希望提供最好的專業,服務身心障礙朋友,進行「職業輔導評量(職評)、輔導重新進入職場適應(職重——職業重建)、開發就業機會(就服——就業服務)、運用輔具穩定就業(職再——職務再設計)、接受民眾的諮詢等等」服務,如此辛苦的推動業務不遺餘力,為的就是讓身心障礙朋友從中得到最大的受益與保障,更不求回報的情懷,令人欽佩。
雖然我是輔導課裡最年輕的,同事們笑稱我是來降低該單位的平均年齡;同事間相處融洽,可惜只有短短幾個月的工作時間,因為這是短期就業計畫的職缺,但能出門上班是我的期待,雖然辛苦亦樂在其中,相逢終有離別時。在「博訓」服務工作,度過快樂充實的10個月,增進行政能力、拓展人際關係,是我人生中第一個的工作,也或許將是最後一個就業的機會,因此我將這份得來不易的工作視為唯一。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在博訓任職結束後,又經過三、四個月的時間,政府再次釋出短期就業的職缺。二次就業的我,錄取至「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擔任行政助理乙職,該處離家很近,沒有交通車的問題,可以自己坐電動輪椅去上班,卻因肌肉萎縮病程已進入呼吸衰竭、呼吸中止的階段,導致每日精神不濟,造成上班有一日沒一日,上一天班請假好幾天,工作單位也因此對我行政能力與負荷有所考量,讓我體會到真正社會現實的一面。
在「博訓」就業期間時已有徵兆,好幾次因為被痰阻塞窒息,而在辦公室叫救護車送往醫院急救,數進數出加護病房,是時常上演的戲碼,每況愈下的身體,讓就服員有所考量,不敢再為我媒合工作,但能夠出門就業卻是我所期盼的。只要環境無障礙條件允許,我們何嘗不願意自力更生,不用仰仗他人,善盡公民的義務,為社會略盡棉薄之力;障礙者本身如有能力也有意願,但亦亟需社會給予機會與接納,「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我們又何嘗願意靠補助、靠施捨,過沒有尊嚴的生活?
終於任期6個月結束後,身體能好好進廠休養,在休息療養的期間,想申領勞工局的失業津貼補助,卻因為就業保險年資未滿一年,我二個工作年資合併計算短缺3天,只有362天而資格不符無法申請,讓我有所感慨與憾疚。
因紀錄片的發行與推廣,及社群媒體(臉書)的盛行,因緣際會與立法委員管碧玲有更進一步的互動,2011年7月的某日,管媽到家裡來探訪關心我,記得那一天委員的第一句話是:「我們終於見面了,終於見到你了…」,也和委員聊了很多關於身障社福政策及就業相關議題,管媽對身障朋友、弱勢族群真的很關心與照顧,無論復康巴士戶籍限制取消的努力、罕病維生器材電費補助的爭取等權益維護,在在顯示委員的用心。
結束訪談前,委員提到:因選舉期間約半年,希望可以聘請我為工讀生,用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在家協助她蒐集網路相關身障資訊、社福等資料作為政策研究的依據。於是我又有工作了,也延續且補齊勞健保、就保年資,不再因年資不夠無法申請失業津貼。管委員真的相當關懷身心障礙者、照顧弱勢族群的情操,令人感動,也讓我很感激。
(作者為肌肉萎縮症病友,榮獲2008年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2013年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16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本文摘錄自《生命藏寶圖——呼吸英雄張守德的生命故事》 一書第96~103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慨允轉載。)
歷經生死一瞬間的震驚(電動輪椅在補習班翻車後,到國小校園暫時休息卻昏迷二天,被發現後送醫進行頭部重大手術)後,雖然如願參加大專院校的甄試,並以不錯的成績錄取位於台南縣鹽水鎮的「南榮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系,因本身是個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更因受傷歷經大小手術,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體力不堪負荷,通勤上學實屬不易,心中難免遺憾。為不荒廢歲月特翻尋相關法規,得知可以校際選修模式抵修原來學校的學分,經親友的鼓勵與建議,申請以校際選修方式,就近於離家的大學就讀修學分。交叉承認學分的大學在國際間比比皆是,只為了提供同為地球村的留學生們走更廣的路,只因為我們是國際地球村。
南榮師長也十分願意配合我,皆能依照我的需求擬定最適合的方案,卻在如願完成升學夢想高興之際,看似順利展開的跨校求學生涯,卻在命運的戲弄下,再度出現事與願違的憾事,離我家(約10餘多分路程)最近的「國立」大專院校,也許對我這位「特殊」學生的造訪,有某些顧慮而以「無障礙設施不足、修課人數已滿、兩校學分不能互抵」等理由,婉拒我的申請案。為了凸顯身障生的求學困境,我曾大動作向總統府、教育部等單位陳情抗議,以捍衛身障者的權益及憲法所賦有的「零拒絕」精神。
選擇沒有好壞,端看個人如何看待。Steve Jobs(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說:「生命中發生的每件事,到後來都證明有其意義。」確實如此,就在隔年我轉向從小十分關心我的鐘育志主治醫師求助,在他的幫忙下,順利來到高雄醫學大學展開快樂的校際選修生活,再度與高醫相遇。
高醫大為了讓我有個順利、健康和快樂的校園生活,除了改進未盡完善的無障礙設施,並在堅強的醫療團隊作為後盾下,建立一套緊急醫療危機處理機制,因高醫對我健康狀況能有所掌握;資源教室的輔導老師在我所選修的每一門課第一節,結合專業的醫師群,進行危機處理流程宣導,並徵求各系的學伴,熱情的高醫人相當踴躍,有近40幾位同學願意幫助我的課業學習外,還協助我能順利穿梭校園間,讓我非常窩心和感恩。
在高醫大求學的一年中,學校真誠的體貼與照顧身障生,以及同學無私的愛心與付出,讓我順利習得13個學分,且擁有前所未有的幸福與踏實感,「身障者的康莊大道,就從熱情的南台灣高雄醫學大學出發」。立志成為高醫人而參加轉學考,因自小教育基礎不佳,考試的成績雖然無法如人所願,屢感挫折,但絕不放棄,誠如我的座右銘:「有呼吸就有希望!」
(作者為肌肉萎縮症病友,榮獲2008年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2013年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16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本文摘錄自《生命藏寶圖——呼吸英雄張守德的生命故事》 一書第74~80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慨允轉載。)
生命中每件事裡頭都有上帝祂最美好的旨意與計畫,祂從不開玩笑,生命沒有劇本,不能彩排、無法重來。賈伯斯亦言:「生命中發生的每件事,到後來都證明有其意義。」
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創造,每個人的生命旅程也不盡相同,我生於1986年7月6日。因家庭經濟之因素,是母親再嫁後才生下我的,我有兩位同母異父的兄長,我與兄長們感情特好,與一般家庭實在沒什麼兩樣。由於父親年近40餘歲才有我這個親生骨肉,所以特別疼愛有加。那時的我有著健康的身體,可以蹦蹦跳跳,有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好景不長,這樣的日子直到1990年那一年,突然發現身體有了異樣,走路會墊腳尖,於是媽媽就帶我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由小兒神經科鍾育志醫師陸續安排多項檢查,經診斷確定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這是一種基因缺損的疾病,本病症除了會因肌肉逐年萎縮導致雙腳不良於行外,最終可能會使呼吸功能受波及而喪命,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也因為罹患此症,而開啟了我一段不凡的人生序曲。
「生離死別」與「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生中必經的路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我非常慶幸這些艱辛難敖的過程,在我有生之年都能一一經歷。
一萬個人才有一個會得到的罕見疾病(SMA),獲得這個特獎,我比誰都幸運。生命中第一個震撼:病!
在我10歲那年,父親因車禍而造成腦中風,於高醫經過三個多月的積極治療,仍不治過世;母親也在我12歲時,因長期患有糖尿病之宿疾而逝世;與我最有話聊的二哥,在我16歲那年因其從事帆布工作的意外,從二樓高跌落而當場英年早逝,享年23歲。這是第二個震撼:死、別!
同父異母的大哥也於二哥辭世當年為了生活遠赴大陸打拼,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大哥拿了部分二哥的身亡理賠金前往中國大陸自行創業——做便當,卻在2006年因遭人設計而釀成集體食物中毒,那筆二哥的身亡理賠金也全數賠償至一毛不剩,隨即返台亟尋東山再起的契機;該年也是我最摯愛的外婆因久病纏身不敵天神的召喚。此為第三個震驚:分、離!
年幼的我一連串遭遇父亡、母喪、兄歿的接二連三嚴重打擊,變成一個家破人亡、痛苦無依的重殘孤兒。我是外婆撫養長大的,外婆的逝世讓我傷心欲絕。儘管命運的捉弄與無情的摧殘,我除了概括承受,更沒有扭轉命運的力量。縱然如此,我仍心存感謝,因為一路上有許許多多貴人的扶持與照顧,讓我得以生存迄今。
肌萎只能拘禁我的行動自由,卻無法阻擋我心靈上的翱翔。我的一生宛如是一張獨一無二、別人所沒有的「生命藏寶圖」,人生尋寶之旅,處處充滿驚奇與冒險,要有多少的幸運,才能獲得上天給予的恩惠啊!
(作者為肌肉萎縮症病友,榮獲2008年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楷模「金鷹獎」、2013年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16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本文摘錄自《生命藏寶圖——呼吸英雄張守德的生命故事》一書第48~51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慨允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