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分享】用愛喚醒 天才植物人王建詔的傳奇故事

神童小子


王爸爸有九個兄弟姐妹,母親黃金菊為貼補家用,靠著她一流的烹調手藝,在透天厝家的一樓開了一間「金菊」小餐館,風味絕佳的餐飲經常高朋滿座,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和台南紡織創辦人侯雨利都是當時的常客;而身為「長媳」、在私人公司當會計的王媽媽,白天上班,中午休息時間及晚上下班後,都要回家幫婆婆端菜、整理餐館,生活相當忙碌,所以兒子就託給娘家的媽媽照顧,只有週末假日才有時間去看兒子。

每回王媽媽去看小詔,娘家的人就有說不完「小詔的趣事」,直誇「這個囝仔實在太聰明了,又活潑、好動」,嬰兒床睡不到三天,就被他的小腳蹬壞了,結果大姨丈把它修好沒多久,又被他的「無影十八腳」給踹壞,實在拿他沒辦法!

而聽老一輩的人都說,「囝仔七坐八爬九發牙」,小詔卻三個月大就發牙,十個月會走路也牙牙兒語,滿周歲當天,王媽媽隨興在一張紙上寫下「王建詔」,告訴小詔「這就是你的名字哦!」,也寫出1、2、3數字要小詔認識;沒想到,王媽媽轉個身再回到小詔身邊,突然看到紙上的字都在旁邊被複寫了一次,只是字型歪歪的;「這是誰寫的?」王媽媽訝異的問,小詔天真笑著說:「我寫的」,天啊!小詔會寫自己的名字了,家人簡直不敢相信。

一歲半,小詔又吵著要學畫畫,王媽媽擔心「這麼小的小孩,有誰肯收呢?」經過一位朋友畫室的測試,發現小詔畫的比幼稚園的小朋友還好,就收了這個小小學生,三個月的繪畫作業,認真的小詔一個星期就畫完了,而老師經常將小詔的畫作寄出去參加比賽,特優、優等、佳作「獎」不完,他的繪畫天份讓老師十分驚訝。

「你畫的這個是什麼啊?」王媽媽好幾次問小詔他的畫畫內容,小詔總是回答「這是太空呀!」王媽媽發現小詔的小腦袋瓜裡充滿了對太空的幻想。

因外婆說「小孩太早讀書,會讀到油條」,所以王媽媽一直到幼稚園大班的年齡,才送小詔去念;第一天到幼稚園,王媽媽還擔心他會哭,特別留下來陪他,結果多慮了,「小詔好喜歡讀書」。

小詔就像神童轉世!

打從出生就一直讓人覺得這個孩子很聰明,進入國小後,小詔在學業、才藝各方面的表現,更是讓人都豎起大姆指讚賞;不但學業成績永遠拿第一,才藝方面,小一學小提琴、小三習書法,小五時有機會以資優生直升國一,但因王媽媽希望小詔正常升學而作罷,轉而開始學電腦和速讀(最高一分鐘可以讀八千字),每一項都出類拔萃,家裡的獎狀、獎盃數不清,其中書法作品還遠到日本比賽,照樣拿大獎回來,也因此與日本書法協會山野龍石會長成為忘年之交。

而小詔的聰明、善解人意,深獲山野龍石會長的疼愛,小詔還認他為「乾爺爺」呢!「小詔優秀的事蹟真是講不完」,王媽媽說著說著,不經意流露出引以為傲的神情。

(書中主角王建詔幼時被公認為天才,國一時吃東西噎到變成植物人,四個月後甦醒,但語言能力喪失,四肢癱瘓。24歲重回校園,一路以第一名完成國、高中學業,第二名完成大學教育。本文摘錄自《用愛喚醒——天才植物人王建詔的傳奇故事》  一書第63~66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慨允轉載。)

延伸閱讀:

甦醒


朋友說「紅花油可以舒筋油血,對小詔的抽筋有幫助」,所以,王媽媽每天除了遵照赤腳大仙的配方煎中藥給小詔喝,還拼命的幫小詔全身推拿、擦紅花油,一天都擦掉一大瓶,王媽媽的雙手都擦到破皮、酸痛,甚至擦到讓沒有知覺的小詔都有縮手的動作。

某一天,王爸爸下班在床邊陪著小詔,王媽媽到樓下準備晚餐,突然「碧雲、碧雲……小詔會動了,有感覺了!」王爸爸興奮的喊叫王媽媽的名字,沒聽清楚的王媽媽,只聽到王爸爸的大喊,神經立刻緊張起來「小詔怎麼了?」,馬上丟下手上的東西喘呼呼的衝到樓上房間,醒了!醒了!小詔終於醒了!王爸爸、王媽媽雙雙緊握著小詔,內心激動不已,淚水也模糊了他們的視線。

「小詔醒了」,對王爸爸、王媽媽來說,無疑是上天賜給他們最好的禮物,王爸爸更是寄予最大的希望——聰明、活潑的小詔一定會再站起來,揮灑他燦爛的人生。

王爸爸想考驗小詔的神智到底恢復多少,有一天特別向小詔下戰帖玩「五子棋」。僵硬的身子,手腳仍不聽使喚,但小詔展現出他最大的毅力和老爸拼智力,王爸爸故意說:「我讓你二先,才不會被人家說我以大欺小」,小詔卻不領情的發揮他聰明的頭腦,指揮棋子走呀走的,一番鬥智後「小詔贏了」,王爸爸不得不俯首稱臣,但心裡卻是歡喜的不得了,小詔的勝利正代表他的神智真的甦醒了,欣喜之餘,王爸爸、王媽媽還在家裡慶祝了一番。

歷經四個多月的勞碌奔波與艱辛照顧,王爸爸、王媽媽終於將小詔從鬼門關前救了回來;小詔神智清楚了,但嚴重變形的身軀和僵直不聽使喚的手腳,何時能恢復正常,又是王爸爸、王媽媽還要繼續努力的目標,也是小詔要接受的挑戰。

已在王家住了四個多月的赤腳大仙,表示想回東部家鄉去看母親,因為小詔的病情有起色,王爸爸、王媽媽相信赤腳大仙調配的中藥有效,所以希望他回家探望家人後,能夠再回來繼續為小詔調製中藥;結果祭出「重金」後,赤腳大仙卻沒有再出現。

小詔的病情有了突破性的轉機,王爸爸和王媽媽應該可以稍微鬆了口氣,但仍然還有另外一個中風的母親要照顧。王爸爸想起曾有一位乩童告訴他,小詔和阿嬤同時發病是「祖孫相拔」看他要救那一個?「廢話!」王爸爸心想,兩個人都是至親至愛當然都要救。

但這一句話深深印在王爸爸的腦海,所以王爸爸成為兩種「孝子」的角色,「對上」事親至孝,每個禮拜一定要抽出幾天的時間回家探望母親,幫她推拿、按摩,還經常回述小時候的事情講故事給母親聽,讓母親身心放鬆、心靈平靜;「對下」事必躬親,凡小詔的事情一定不假手他人。

人生正值輕壯期的王爸爸,周旋在母親、兒子與事業當中拉拔、消耗,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時可以用,充分展現出台灣人刻苦耐勞的精神,也將生命潛能發揮的淋漓盡致;王爸爸很感謝「老天的眷顧!讓他有超健康的身體。」

然而生命總有盡頭,王爸爸的母親中風後三年,安詳的走了……,出殯那天正巧又是「送神」的日子。

(書中主角王建詔幼時被公認為天才,國一時吃東西噎到變成植物人,四個月後甦醒,但語言能力喪失,四肢癱瘓。24歲重回校園,一路以第一名完成國、高中學業,第二名完成大學教育。本文摘錄自《用愛喚醒——天才植物人王建詔的傳奇故事》 一書第84~88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慨允轉載。)
 

立定人生目標


行動不便、無法言語的小詔,卻仍擁有清晰敏銳的頭腦,因為他的聰明才智,又喜歡文學,每天看聯合報及人間福報,成了他的精神糧食,而「有口難言」,訴諸文字也成了他思緒宣洩、情感交流的最佳管道。王媽媽那雙推動搖籃的手,更順理成章成了小詔執筆的手,甚至電腦鍵盤也為他練就了「一指神功」。

速讀高手的小詔,豈只一目十行。經典佳作或至理名言,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所以每次只要看到好的作品,他一定指著要求王媽媽剪下來,或劃線作記號,收集成為他的「文學資料庫」。

「看似可嘆可悲的人生,我決定不向命運低頭……,我希望我的努力能為社會樹立奮鬥的典範,讓其他也遭遇不幸的人都能跟我一樣勇敢、堅強地走出陰霾,活出不一樣的人生。」立定志向的小詔,選擇重回校園,更為他求學生活的點點滴滴透過文字清楚的留下記憶,每當文思泉湧,拋個眼神給王媽媽,「知子莫若母」王媽媽就會馬上幫忙準備紙筆,然後抓著小詔的手爬格子,一筆一劃細膩地寫出他的內心世界。

一篇篇健康、豁達開朗、又悲天憫人情懷的文章,有散文、詩詞;有見識、有生活;有體悟、有分享、也有獨白;凝結成「小詔的世界」、「渴望的雙翼」兩本書冊,裡面記錄了小詔滿滿的心思與回憶……。


(書中主角王建詔幼時被公認為天才,國一時吃東西噎到變成植物人,四個月後甦醒,但語言能力喪失,四肢癱瘓。24歲重回校園,一路以第一名完成國、高中學業,第二名完成大學教育。本文摘錄自《用愛喚醒——天才植物人王建詔的傳奇故事》 一書第170~171頁,感謝「周大觀文教基金會」 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