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醫生斷定只能活到三十歲左右的人,如今度過了五十歲的生日,這個人就是我!
記得當時醫師表示,由於我是坐輪椅的重殘者,加上脊椎嚴重側彎成S型,最後會因為心肺功能衰竭而死。
如今我還活著,比醫師斷定的三十歲多活了二十年。在演講中,我曾說過我滿五十歲時,將去那家醫院掛那個醫師的號,準備「踢館」,讓那個醫師看看,我不但活著,而且還活得很好、很精采。
其實我應該感謝那位醫師,若非他做了如此的「宣布」,又如何能夠讓我有所警惕,把握有限的生命,一天當成兩天來過,活出生命的光與熱,最後反而讓我「賺到」了。
五十歲的生日,我本想席開五十桌,昭告眾親朋好友們,當天是我打破醫師魔咒二十年的日子。讓我能夠破除魔咒的兩樣法寶是意志力和樂觀心態。
我覺得自己多活二十年這事可以是種「生命教育」的宣導,但繼而一想,席開五十桌的奢華,可能會掩蓋生命教育的意義;再說如此的招搖,也可能會被閻王爺發現我這隻「漏網之魚」,這是我爺爺說過的話,於是我把這樣的想法作罷。
後來我又想,那麼擺個五桌應該就不致有招搖奢華之感吧!思來想去,我還是沒這麼做,因為不管五十桌或是五桌,這樣的舉動還是會驚動閻王爺。
生日的這一天,只有我們一家四口(連同乾女兒)吃了一頓溫馨的生日晚餐。我試著體悟簡單的生活就是一種幸福,就有著生命的意義!
(作者3歲罹患小兒麻痺症,為知名廣播專業工作者、作家,現任「廣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混障綜藝團團長。本文摘錄自《從殘童到富爸》 一書68~69頁,感謝「經典雜誌」、「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慨允轉載。)
在我的身上有一種指數,從年輕到中年的現今,始終維持良好的記錄,正所謂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那就是我「三十八公斤」的體重。
如此的記錄保持者,對於輪椅族是一種「異數」。由於坐在輪椅上的人,能夠從事的運動極少,加上長年累月端坐輪椅之上,代謝功能又不好,自然而然就會肥胖起來。因此,才有「十個輪椅者九個胖」之說。
為了遠離肥胖,我的因應之道,就是在飲食方面的節制。我是一個重度障礙輪椅者,能夠做的運動幾乎等於零,既然無法運動,那麼對抗肥胖就只有飲食一途了。
要和自己的口腹之慾拼輸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並非短時間之爭,而是漫漫的長期抗戰。首先,我必須吃得少,再來就是和油炸食物成為拒絕往來戶;在喝的方面,我只喝白開水或茶水,年輕人愛喝的各式各樣飲料,我已經可以做到無動於衷的地步了。
維持三十八公斤的體重,不單是基於健康的考量,更多時候,是為了減輕照顧我的家人,尤其是老婆的負擔。像我上下床鋪、蹲馬桶、洗澡等生活起居,都需要老婆的協助。
有人問我,如果老天爺願意給我一天的時間,讓我可以像一般人一樣地四肢正常、行動自如,我最想做哪一件事情?我回答「抱老婆上床睡覺」,藉以回報辛苦照顧我十五年的老婆大人。
(作者3歲罹患小兒麻痺症,為知名廣播專業工作者、作家,現任「廣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混障綜藝團團長。本文摘錄自《從殘童到富爸》 一書118~119頁,感謝「經典雜誌」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慨允轉載。)
台北這三天的陽光好誘人啊!
第一天,我去淡江大學演講,只有經過太陽,而未曬到太陽;第二天去台北縣政府主持活動,又錯過了曬太陽的機會。今天沒有任何行程,終於可以好好的曬曬太陽了。
冬天曬太陽,對我如同有人冬天必須吃薑母鴨、羊肉爐、燒酒雞等,方能驅走咄咄逼人的寒氣,尤其在這三天冷氣團來襲之際。難怪早年男歡女愛的情書,經常會以「你是我冬天的太陽,夏天的冰淇淋」,來形容對方的重要性。
是女兒推我去曬太陽的,在家樓下的公園曬太陽。猶記女兒二、三歲時,是站在我輪椅座位的後方,五、六歲時,是和我各坐在輪椅的一邊,如今近八歲的她,已經可以推我去曬太陽了。
進入公園前,有一小段斜坡,我不知道女兒是否推得上去,我想我就在公園的外圍曬太陽好了。然而女兒說要試試看,我覺得她可能推不上去,不過,我還是讓她試了。很神奇的是,她居然推上去了。
有女兒陪著我一起曬太陽,我發覺今天的太陽曬起來,不僅格外溫暖,還嗅出一種幸福的味道。
(作者3歲罹患小兒麻痺症,為知名廣播專業工作者、作家,現任「廣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混障綜藝團團長。本文摘錄自《從殘童到富爸》 一書294~295頁,感謝「經典雜誌」、「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