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顏面損傷員工

文/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顏面損傷者的身心特質

  • 成因:

  顏面損傷的形成分為兩大類:先天性與後天性

1. 先天性顏面損傷:
唇顎裂
臉部腫瘤(如血管瘤、神經纖維瘤)
胎記
顱顏畸型
魚鱗癬症
其他
2. 後天性顏面損傷:
燒傷
腫瘤病變(如口腔癌、鼻咽癌)
顏面神經萎縮
嚴重顏面外傷
美容後遺症

  • 顏面損傷朋友之特質:

1. 生理方面:
多數的顏面損傷朋友並未合併生理障礙,智力發展亦不受影響,他們可以像一般人一樣地生活、就學、就業……,而沒有功能上的不便。所不同的,只是他們的容貌由於上述各種原因,導致不同程度地異於常人。
部分唇顎裂可能合併語言障礙、聽力受損等問題,但只要及早矯治,亦不會造成溝通的困難。
燒傷患者則可能合併排汗功能受損、怕日晒或炎熱氣候及皮膚乾燥、疤痕增生引起痛癢感,頸部或肢體關節因受傷而造成功能障礙等情形。
魚鱗癬症患者則同樣有排汗功能的障礙。
2. 心理方面:
顏面損傷朋友之心理調適狀態因人而異,有些能坦然面對,有些則消極退縮,不能以一概全。
一般而言,顏面損傷朋友因外觀改變而較易產生自我價值感低落,如自卑、沒有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
較敏感防衛:害怕他人的眼光,在意周遭人對他的態度,認為別人的言語、反應都與自己的顏面損傷有關。
有些會有怨天尤人的想法,埋怨命運不公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僱用顏面損傷員工的注意事項

文/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因顏面損傷的成因不一,所留下之症狀及限制各有不同,故針對不同的損傷狀況,我們提出以下幾點注意事項及建議:

  • 生理方面:
  1. 燒傷朋友為避免疤痕變硬及變厚,必須穿戴半年至二年的彈性衣(及壓力衣),除外觀可能會讓一般人覺得不太習慣外,悶熱的環境也會讓他們難以忍受,所以雇主在僱用灼燙傷朋友前不妨先教育員工,請他們多支持、鼓勵傷友,並儘量安排灼燙傷朋友於通風良好,溫度適宜的地點工作。
  2. 有些燒傷朋友雖可回到就業職場工作,但有時需後續醫療整型,若雇主可予彈性調整工作時間,燒傷朋友仍可在工作上有好的表現。
  3. 有些燒傷患者因頸部肢體關節受傷而造成功能礙,可隨著復健而獲改善,若功能障礙已無法改善時,可請專業團隊評估及訓練協助其就業適應。

 

  • 心理方面:
  1. 若與先天性顏面損傷如唇顎裂朋友交談的時候,因其外觀不完整為與生俱來,他們多已習於其外表,所以只要以平常心與之相處,可自然將眼光停在其臉部,但注意不要一直注視其患處。
  2. 和顏面損傷朋友說話就像和一般人一樣,若刻意避開他的臉,反而更提醒他顏傷的事實,更讓他感到不安。
  3. 有些唇顎裂患者因手術縫合時間較晚,聲音咬字比較不清晰,因而與其交談時,請有耐心並注意其用詞,切勿一再矯正發音、咬字或故意學習,必要時可以用筆在一旁輔助。
  4. 有些顏面損傷朋友不願提及其受傷原因,尤其是因個人因素所導致之顏損者。故與他們相處時,勿主動詢問受傷原因,有時他們與你相談不錯,便會主動提起。
  5. 尊重顏面損傷朋友的獨立性,不要因為過於熱心,養成他的依賴性。
  6. 在面對顏面損傷朋友時,一般社會大眾常會預設他們一定無法和群眾面對面接觸。事實上,這種預設立場更容易打擊他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生理、心理復健之後,顏面損傷朋友好不容易克服了些許障礙,願意試探性的重新出發時,能否面對陌生人,他們一定會先行自我評估。所以這種看似體諒傷友的預設立場,有時對他們來說,反而會覺得是一種排斥。
  7. 具體說明或以書面方式告訴顏面損傷朋友有關公司的制度與規定,讓他們覺得自己所應遵守的規定與所能享有的福利與其他同仁相同,而不會讓他們有遭到歧視的感覺。
  8. 定期與輔導就業之機構保持聯繫,以實際了解顏面損傷朋友之心理狀況與適應情形,以便提供適切的協助。

 

  • 結論

  人際間的交往多由第一眼來決定自己對對方的印象,尤其在現在這個互動短暫而又頻繁的社會,第一印象更是佔了絕大的因素。所以對顏面損傷朋友來說,常常在電話中與雇主接觸的經驗大都很順利、愉快,但在面談之後,有些是福利、薪資被打折;有些則回家等候通知,而後毫無音訊。事實上,人對外表的喜好往往在實際的相處之後能習以為常。所以,只要我們以誠懇的心、鼓勵的態度與顏面損傷者交往,我們將發現,他們的能力、幽默感、良善的本性,就像我們周圍的朋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