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智青就業的推手

大老闆小管家

作者: 
吳錦楓


自從雪芬老師通知我寫稿,我就開始細細回顧這兩千五百多個日子來我所看到的阿生,他的改變及他的蛻變。

第一次弘愛老師帶他進來坦白說還真是心蹬了一下,居然是個大小孩,雖然老師有大致敘述說明,但初次見面還是會有點小震盪,第一次見到阿生印象之深刻,跟他對話時只有兩個眼珠子望著你,沒有任何的回應及反應 ,接著就換我兩個眼珠子望著他,久久說不出話來,長久在公司我說了算數沒人敢不回我「是」或「我知道了」,所以就更激起我想去征服大孩子的念頭。

我實在沒有跟這些小孩相處的經驗,深怕刺傷他們的心靈導致他們受傷害,所以步步都要很小心,剛開始糾正他還蠻艱辛,這位酷弟依然故我但已有「嗯」的回應,雖不滿意但是不得不接受他的小小進步,雖然一個星期見一次面,但在他來之前我都會先想好今天要跟他說啥?不過常常一忙還來不及跟他說到話就「吳姊姊今天幾月幾號?」,就知道酷弟要告辭go home,等我再一回神就已經是「吳姊姊再見了」。

所以日後每個星期五當阿生進來時,我就先把手邊工作暫告一段落,看著他開始上工,從擦玻璃、掃地、資源回收、倒垃圾、最後上完廁所(必上)就會來找我驗收簽名,剛開始我不太會去糾正怕傷他,慢慢的觀察他後自認可以開始阿生東阿生西的叮嚀,但還是怕他會擺臭臉,回家跟我老公說怕他會生氣,我老公笑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婆居然還有怕的人!還好阿生沒有不高興,我就得寸進尺地表示「這不乾淨」、「要把椅子動一下才能把桌底清乾淨、……他的回答說「好」,果然他有在接受我的建議,好開心。

漸漸的我越來越不怕他會生氣,就會跟他聊天,從你穿的royal好貴ㄟ,媽媽對你最好!但他回答依然是輕描淡寫的「嗯」,再換個話題:你跟弟弟是好朋友嗎?他的回答更妙:「弟弟會跟我搶東西、會吵架、還會搶廁所……」,這我就沒得接話了,因我不了解不能誤導他,所以藉著溝通來慢慢多了解一些阿生的想法。

同時他可能也漸漸的敞開心房,要出國去玩都會報告要去哪玩,說話也更有條有理,下星期要去玩或弘愛有校外活動,也都會一進門就來跟我報告,一時沒空理他,就會站在旁邊等我有回應才開始去上工,偶而外出開會或去接洽業務不在,下次見面時他會非常嚴肅的來說:「吳姊姊你上星期沒來」或「你上星期去哪?」, 第一次被問時還愣了一下,我居然在公司請個小管家來管我ㄟ,自己會心一笑還蠻有趣的。

憑心而論,這位大孩子從無到有,從陌生到熟悉,從便扭到順從,從酷斃到柔順,我很為他的改變而感到無比的欣慰,「阿生很棒了!」吳姊姊希望你能開心過每個日子。(本文作者為萬仕興旅行社有限公司 董事長)

插圖: 

智青的工作感想

作者: 
阿生


我每個星期五下午4:00下午搭公車到萬仕興工作的情形已有六年多了,快七年了,在這段時間裡我學到很多關於出去工作的洗廁所、倒垃圾、資源回收的事情。雖然做得不是很好,但是萬仕興的姊姊們會告訴我哪些地方要加強或改進,都有講得非常清楚非常好。再告訴姊姊幫我買垃圾袋和回收袋。最後再請姊姊幫我簽完字就可以搭公車226回家。

非常謝謝姐姐們能夠有機會讓我有打掃的地方,我很希望每個星期五可以和姐姐們談一談話,在高高興興的回家。我賺的錢,媽媽都有幫我存起來買衣服褲子所以我要認真工作。

插圖: 

一起打拼的工作夥伴

作者: 
林硯汝


在公司成立之際,我們總是忙碌著業務,對於公司的清潔工作,有段時間實在是不知如何是好。在一次與同學聚會中,攬用了同學的工作單位之智青,同學在特殊教育機構服務已經多年,他會聊聊如何幫助這些智青,讓他們跟一般人一樣自立更生,其實更生是言重了,主要是讓他們自己覺得自己跟別人沒什麼兩樣,我一樣會工作,一樣有正常的生活。

小華是我公司的工作人員,記得第一次來上班的時候,機構有輔導老師同來,當然,跟著老師做,沒問題。第二次,小華自己來了,他有點疑惑,我想他可能忘了該做什麼,我的夥伴們也同樣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我找了個人重頭再教他一次,先擦辦公桌椅,再拿吸塵器吸地板,有時要擦落地玻璃門,整理不要的廢紙放在紙箱裡,這些都是小華的工作。

剛開始,真的看得出來他的不安,但是一次一次過去了,他變熟悉了,而且有自信了、也活潑了, 他雖然默默工作,看到我們忙,他會等在旁邊,等我們忙完,他才擦桌子,我們在午休,他也不會打擾,他在會議桌上看東西,等我們都開始活動了,他才會開始工作,當他工作完畢,他會用著發亮的眼睛,看著我在他的工作表上打勾,簽名,然後微笑,這就是小華,雖然有時工作不盡人意,但糾正他時他會改,只是真的不知他有沒記住。

在這個社會上,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單位團體,而特殊教育機構就是各種團體中的一種,他們照顧輕中重度各層級不同智能障礙的孩子,對機構人員來說,該是極須耐心愛心的工作,而其中的甘苦,我想只有他們才能了解。對於這些孩子的辛苦成長之路,我決定讓自己的小孩體會一下,於是連絡同學,安排我的小孩到他們的機構去當義工。

我記得他們機構有一次園遊會,地點是國父紀念館,我讓我的小孩去幫忙他們賣東西、發傳單、整理他們銷售的物品、食物,看著他們手忙腳亂,有點不捨,但是這也是訓練他們的方法之一,不是嗎?我的小孩剛開始時也不習慣,總覺得他們怎麼說都聽不懂,要一直重複一直重複他們才能了解一些些,我的小孩跟我說他們好辛苦喔,生活上都要老師幫忙,出門也要有人跟著,這樣真的好麻煩……我的小孩終於也能體會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多麼幸運的事,並告訴我他們會好好照顧自己。

之後我和我的小孩,陪著他們玩,陪著他們工作。對於這些看起來像小孩卻又不是小孩的智青,雖然覺得非常的不捨,但是重要的是要如何幫助他們、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跟正常人一樣的生活。社會是現實的,但我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去幫助他們,依他們的需求竭盡所能的給他們機會,就像小華,他已經是我們的伙伴了,只要他願意,我們會一直照顧著他。(本文作者為友晨旅行社總經理)

插圖: 

一枝草,一點露

作者: 
Debra


透過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朋友的介紹,我們辦公室的清潔工作交給了弘愛中心的智青--小君和小華,那時覺得辦公室需要有人可以協助整理、清潔工作,若有可信任的打掃人員,將可以降低許多溝通成本,而智總的朋友覺得智青的工作品質很好,於是我們也試著請中心估價、讓智青來辦公室打掃。

剛開始教保員帶智青來「試做」時,相當注意各項細節,拖把要在哪個水槽洗、廚房、浴廁要用哪幾條抹布、各項工作的流程怎麼執行,都很嚴格地要求學生確實記住、執行每一項的清潔工作,工作結束需要我檢查是否合格時,也不斷地跟我說若有不乾淨的地方,就直接請智青再重擦一下,到乾淨為止,而若有溝通上的問題,都可以直接向教保員反應,教保員都會協助處理。

教保員跟著過來訓練的次數,前後也有4次左右,等一切流程都固定了、智青記住了、清潔內容也都可以確切執行後,教保員才放心讓智青自己在固定的時間搭車來工作。

教保員離開後,原本監督或協助的工作落在我身上,剛開始時,還真不習慣工作到一半智青就會問清潔用品、抹布、報紙等可不可以用,坦白講我們也評估了一小段時間,因為如果將工作交給一般的清潔人員,就會省去這部分要監督或協助的工作,我會輕鬆很多,但每次有這樣的想法時,隨之而來的念頭又是「再試看看一段時間好了」,畢竟如果可以,我們還是希望透過工作讓身障者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也用實際的行動來支持身障服務團體。

不過智青對工作及環境越來越熟悉後,沒多久其實就像一般的清潔人員一樣,一進門就默默地開始工作,一直到結束都不需要我再協助什麼,只要在最後看一下是否夠乾淨、有沒有需要重做的部分就好,這一年來,對於智青們的工作表現也相當滿意。

雖說智青的靈活度不若一般人,所有的工作內容都有一定的程序,但其實那也表示她們執行的工作是有品質保證,例如擦流理台的抹布和擦馬桶的抹布是分開放的,若其中有一條不見了,智青不會自己另外拿替代用的來擦,反而會來反應、徵求你的同意,你也會知道你辦公室裏所有的物品,不該動的就決對不會被動到。

這一年來除了小君和小華外,偶爾小君也會帶新學生來試做,小君的狀況很好,常常也扮演起監督同伴的角色,有小君在,即便是新學生來我都很放心,當然我真正放心的是弘愛中心對學員的訓練,以及產生問題一定會有可以溝通解決的方式,我很樂意讓新學生來試作辦公室清潔工作,因為總得要有機會試做才能累積工作能力,我們在工作上需要機會,智青們當然也不例外。

雖然每個工作場合對清潔工作有不同的要求,但我相信透過中心的設計與訓練,智青是有能力完成各公司的需求,雖然初期會花多一些溝通、適應彼此的時間,但等智青們上手後其實就很輕鬆了,如果您也正愁沒有人手可以處理辦公室的清潔工作,不妨給弘愛中心的智青們一個機會,在她們的身上我常感受到單純的努力與單純的喜悅,常常有一枝草、一點露的感受,小君以前會跟我說「謝謝給我們工作機會」,但事實上是「謝謝智青們讓基金會有一個乾淨的辦公環境」!

插圖: 

我家的智障兒

作者: 
阿生爸爸


新生命的誕生,對父母親來講,本是喜悅,但是天下事往往不能盡如人意。

當他四、五歲的時候,我們發現他有一點怪怪的--學習能力比同年齡層的兒童差了一大截,語言方面,需要重複解釋;肢體動作方面,必須不斷練習。但即使我們花費了莫大的精神與時間在他的啟蒙教育上,他仍然沒有辦法完全領會,往往都是似懂非懂的樣子。雖然很著急,但是我們仍指望他是大器晚成型,等長大一些後,他自然可以追上一般水平。

然而事與願違,到了上小學一、二年級時,他的學習能力不僅沒有追上,反而與一般學齡孩童相行漸遠,成績在班上常常都是敬陪末座。我們很想說只是成績不好的話也就算了,畢竟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但是萬萬沒想到他連與人的互動、溝通都有障礙,還常常做出讓人匪夷所思的舉動。在看過醫生之後,才得知他有自閉的傾向。這情形讓我們感到非常的焦慮與不安,我們開始打聽教學遲緩兒的專家,找到了劉老師。在劉老師處補習了3年左右的時間,終於,他能夠走上普通的孩童所走的道路,縱使這條是一條平庸的道路,我們的高興也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好景不好,小學畢業,上了國中。他的適應力還是沒有進步,換到新換環境,陌生的老師與同學們,又一次成為他成長的阻力。成績不用說也是一落千丈,完全無法與同儕並駕齊驅。一個多月後,我們與校方溝通,非常無奈讓他休學。此時,我們更是非常的沮喪,心情直落谷底,我們千百般不願意下也終於接受了他智能有障礙的事實。

之後一年多的時間,他每天在家無所事實,然而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我們努力幫他尋找與人群接觸、成長的機會。這時從小與他非常親密的外婆介紹給我們一間高雄夜間部的補校,這間夜間部補校的學生都是年齡較長者,事先讓這些長者了解情形的話,在校時他也可以得到適度的照顧。另一方面外婆可陪他上學一起讀書,放學一起回家,我們不奢求他能有什麼成就,但至少給他一個愉快的青少年生活。四年後,國中順利畢業了,轉念台北市啟智學校高中部。在這四年的高中生涯中,或多或少均有些小事發生,但是他與相近的孩子們在特殊的教育環境下,也度過了愉快且無憂無慮的青少年時光。

高中畢業後,接受輔導進到育成基金會,繼續他的學習路程,幾年後又轉到弘愛,直到現在。他內心的想法,我們不知道;他的夢想,我們看不到;但是他的生活,我們能照料。不愁吃、不愁穿,同學關心他、老師照顧他。他有足夠的零用金,他可以享受美食,可以跟家人出國遊玩。有牙醫定期保養牙齒,精神科醫師追蹤他的精神狀態。希望我們的付出有效,也就值得安慰了。

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我們沒有辦法從他身上得到希望,但是我們也不能給予他絕望。給他快樂的人生,是唯一能做的。

插圖: 

智青就業輔導經驗談

作者: 
曾雪芬


看到輔導員使用者智青,能穩定的在職場上繼續工作,內心感到無比的欣慰,從家長放心的將孩子託付中心給予訓練、支持的決定,想必也是下了很大的決擇,疑惑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夠外出工作嗎?不是情緒不穩,就是清潔技巧有問題!哪能賺錢呢?經過溝通,家長都存著半信半疑的心態,姑且信之,智青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工作潛能,只要給予合適的支持輔導,就能達到雇主的要求。

目前智青從事的工作大都以清潔打掃為主,其他職種較少,就業輔導員會視其能力做工作內的分配,例如精細動作較佳者,就訓練擦拭技巧,能夠將窗縫,門縫擦拭乾淨等等,精細動作者較差者,則安排其掃地,拖地等等的大動作訓練,大家分工合作就能完成雇主要求的清潔度,不會因為是智青而對其要求打折扣,原則上這是工作隊或工作小組的模式在運作。如果是個人外出工作點,則必須要具備交通能力,即能接受雇主的糾正指導和現場多人的工作指令以做彈性調整,不會只聽從某一人的話,其它的人的話一概不聽。

在外出工作前,中心就會針對此特質狀況做職前的準備,根據舊經驗法則,媒合若做不成功,不是因為清潔深度不夠被雇主辭退,而是沒有良好的工作態度、習慣所導致,所以培養智青的工作能力、適當的社交行為,及和同伴適切的互動,更是生活適應的需求重點,另外也要加強智青的自信、勇於表達自我的價值感,從而發展出對自我的信心,雖然每月的獎勵金不多,但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卻非凡,有著雇主的誠心、家長的放心、智青的信心及就輔導員的安心,才能向社區、社會跨出這一步、為人所接納。

雖然智青也和大家你我一樣享有就業權,及自我肯定,因為從中心的智青我看到印証及家長的笑容,再再說明工作對一個人的重要,有的智青自己會選擇要不要多增加工作機會,作為未來自己的準備金,例如出國旅遊、買衣服、化妝品、車子、手錶、電腦等等,也有的將每月領的現金,放在床頭櫃前,睡前都要數一遍才能安心就寢,有的只是為了買可樂,不管希望大或小總是有自己的需求及願望想達成,這就是靠自已努力的工作了。

雖然,有的智青生理年齡看是似年輕,但身體與心智功能逐漸下,此時,也需要設計一些迎合個人生活節奏的活動讓其選擇,不全以工作為重心;培養其各方面的興趣陶冶身心,才不會驟然從職場上退下來時,手足無措、生活青黃不接,學習過另一種沒有工作的生活。

就輔導員要具備敏銳度才能判斷智青不是不聽指令,而是功能在下降中,適時的給予輔導、支持,就能將智青的工作生涯延長了。(本文作者為臺北市弘愛服務中心教保組副組長 )

延伸閱讀: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