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曹愛蘭教授 與談人: Kicki Nordströom 女士(瑞典) Helen Meekosha 教授(澳洲) Kwanruthai Savangsri 女士(泰國) |
![]() |
在「性別」議題上,來自泰國的Kwanruthai Savangsri 女士提醒大家,女性身心障礙者就在我們的生活週遭,因此給予她們一個包容的、無障礙的、落實人權的社會,人人都有平等不受歧視的機會,是極為重要的,而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以及非營利組織的主動性,也將會影響女性身心障礙者在國家中的發展及地位,因此適時的在議題上採取行動是必要的。
Ms. Kicki則提到了一個國家是否進步,並非取決於各項經濟上的指標,而是這個國家如何對待最弱勢的公民!社會上最弱勢的公民就是身心障礙的女性,在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六條,即點出了女性身心障礙者在所有社會中遭受多重歧視,她並引用了幾份的數據,作為強而有利的佐證:
面對了此嚴肅的議題,Ms. Kicki與來自澳洲的Prof. Helen採以彼此對話的方式來進行討論,除了女性身心障礙者易受暴外,若其依賴主要照顧者,受暴機率更大,這在過去是常被忽略的議題。
此外社會的迷思誤導身心障礙婦女不應該有性需求或談性、不能生兒育女、不能有家庭,故經常有身障婦女被強迫結紮。對於此現象Ms. Kicki與Prof. Helen都認為身障婦女不僅有其生存權,更應擁有對身體的自主權,身障者同樣有婚姻、人際關係、友情、家庭與生兒育女的需求,即便對於她們來說是辛苦與艱困的,但這是她們應有的權利,身心障礙者也要重視自己的需求,勇敢表達與接受挑戰。(本期專題文章由「中華民國殘障聯盟」提供,各講師專題演講內容歡迎至「e能網」下載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