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電子報第94期——牽手無礙,親近自然~~牽手,讓心無礙(2007.12.31出刊)

DIN電子報第94期,2007.12.30出刊

【DIN放送台】搭起一座橋

  文/Debra

  12月14日在台南縣政府舉辦的「方案設計」分享會已圓滿落幕,與會團體在喜願麵包工坊施明煌總兼分享「善的循環」的理念下有深刻的感動,而永和社大講師蔡培慧則透過簡單的技巧,將方案撰寫過程拆解成數個簡單的步驟,讓與會團體40分鐘就做好一份方案計畫架構,大大降底團體對方案撰寫的心理障礙。

  本會承辦台南縣勞工局夢工坊第二階段計畫,於今年下半年度已辦理了四場實體的小型座談分享活動,前後邀請到了羅慧夫基金會心路基金會台北勝利星星兒基金會喜願麵包工作坊等有特色的機構負責人來到台南縣跟大家介紹、分享和討論。由於我們很強調事先的充分溝通,所以前來分享的伙伴都是言無不盡,竭盡所能介紹自己組織的各種想法和做法,成功地為北南兩區的身障服務團體搭起一座橋,充分將經驗和資源介紹給了台南縣的身障服務團體,讓大家都能有所收獲。

  幾個月下來,身障團體感受得到台南縣政府培力大家的心意,互動式的分享過程,也讓各團體之間有熟悉和對話機會,團體之間有了更多的連結,我們相信在台南縣身障服務團體對提昇服務、增加資訊能力的動力下,將會創造出更多元且具創意的服務方案。

 

  一年又即將進入尾聲,2007年全年度「牽手無礙 親近自然」NGO協力團體舉辦了6場活動,在協力團體的努力及創意之下,嘗試更多不同的地點(關渡、有機農場、陽明山二子坪)、不同親近自然的方式(園藝治療、親子活動)及嘗試接觸不同的障別(視障),參與牽手活動的團體,大多數只有二、三個專職人員,但善用個自的特色為牽手這一系列的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意。

  2008年即將來到,團體們又有什麼樣的新計畫、新活動等著與身障朋友分享呢?歡迎您一起來了解2008年「NGO協力,牽手讓心無障礙」活動展望。(本期DIN電子報感謝「2007年NGO協力——牽手無礙,親近自然」NGO協力團體的熱情協助。)

【本期專題】牽手無礙,親近自然~~牽手,讓心無礙

牽手,不難——2007年活動回顧與觀察

文/台大保育社 黃怡蓉

各位觀眾好~

  很高興在這裡向報告2007年牽手活動的豐碩成果,今年「牽手無礙、親近自然」在活動舉辦、身障者參與及志工培訓、召募方面,都有一些與以往不同的突破,以下先為大家回顧一下2007的相關活動,並提出一些觀察 :

  2007年牽手活動從4月底關渡自然公園啟動開始,5月到陽明山公園二子坪賞花弄蝶,6月初再次拜訪烏來小徑在夜裡感受螢光點點、新店小粗坑尋蝶蹤,8月三峽德興農場園藝治療活動感受植物旺盛生命力,9月坪林虎寮潭身障者因獨木舟而自在悠遊於山水之間。10月我們又回到了德興農場,不同的是,這次邀請視障朋友用「心眼」與植物交流。10月下旬,大自然推廣協會的義工們為身障者家庭在大安森林公園設計了親子活動,為今年的活動做了一個最溫馨的結束。

  觀察今年的活動設計,在協力團體的努力及創意之下,嘗試更多不同的地點(關渡、有機農場、陽明山二子坪)、不同親近自然的方式(園藝治療、親子活動)及嘗試接觸不同的障別(視障)。這些嘗試不是求新鮮這麼簡單,而是希望在拓展、嘗試當中,發現更多殘障朋友親近自然的可能性。參與者在活動結束後的問卷回應上,幾乎是百分之百的滿意,對於協力團體給予了很大的肯定。

  此外,今年的活動,參加者非常踴躍,有很多場活動都是開放報名後很快就額滿了,顯示身障者親近自然的需求的確存在。對照2003年開始舉辦活動時,部分活動常招不滿人的情況,我們相信,除了是籌辦活動的經驗成熟外,辦活動時的細心考慮及志工素質受到信賴,使得身障朋友經過口耳相傳,提高了嘗試戶外活動的意願。

  服務的障別由肢障朋友擴展到視障朋友,是牽手2007年的另一個重要突破。為視障朋友舉辦「園藝治療」活動之前,我們邀請愛盲基金會的總幹事與志工群及設計活動的團體(園藝治療工作室和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進行對話及實際演練,希望能夠多瞭解視障朋友在行進及活動時所需要的協助。活動的設計著重在讓視障朋友多使用「觸覺」、「聽覺」及「嗅覺」來親近自然,是很貼心的設計,只可惜活動訊息無法廣發,也是第一次的合作,參加的視障朋友不多。

  牽手活動的特色在於不同的自然團體以個自的特長,為殘障者設計安排親近自然的活動。而不同的障別有不同的需求,傳播訊息的管道也不一樣,在接觸不同障別的過程中,主辦團體必須培養彼此間的熟悉度和信任度,才能深入去體察不同障別所需要的協助,並在活動設計上做適合的考量。這次與視障朋友的接觸,是一次難得的經驗,願意參加活動的人少,主辦的團體當然會有些挫折,但也讓我們想起在剛接觸肢障朋友時,也是經過許多次的討論與磨合,才有現在的堅實的合作基礎。

  牽手活動設計安排上,除了考量合適的路線、活動形式外,很重要的就是志工的協助。很多人會問到,志工並不是專業的照護人員,如果在協助的過程中發生意外了怎麼辦?玻璃娃娃的事件,讓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些隱約的恐懼,擔心自己不夠「專業」而不敢加入志工的行列,而這就是我們要進行志工培訓的原因!

  2007年牽手志工培訓定於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晚上於台北市身心障礙會館舉行,共舉辦7場,內容包括了瞭解身障者、視障者及聽障者,並實際演練協助時的小技巧,如:推輪椅上下斜坡和跨越小型障礙物,引導視障朋友行進等。

  志工朋友經由培訓具備了基本的瞭解和協助技巧,而更重要的,是在實際活動進行中,主動開口詢問被協助者需要什麼樣的協助。因為每位參加活動的朋友,都有個人特殊的情況,開口詢問,志工才能衡量自己的能力給予最適當的協助。而活動接受報名時,也會事先瞭解參加者的情況,並要求參加者衡量自己的體力做適當的輔具調整(如:請拄枴杖的朋友改以輪椅代步,避免體力過度負荷)。   筆者曾在某公立高中的公民課上,介紹「牽手‧讓心無障礙」的活動理念、聯盟運作及活動紀錄。高中的大男生,印象極深的,是乘坐獨木舟悠遊於水上的參與者臉上璨爛的笑容。

 

  參與牽手活動的團體,大多數只有二、三個專職人員,但善用個自的特色為牽手這一系列的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創意。
  牽手,不難,先把手伸出來就對了!
(作者為「牽手無礙 親近自然」志工培訓負責人)

相關網站

插圖: 

2008年「NGO協力,牽手讓心無障礙」活動展望

文/2008年活動召集人 黃世仁

  在台灣有一百多萬的身心障礙者,但台灣社會卻幾乎沒有專為身障朋友舉辦的戶外活動,使得身障朋友的休閒活動好像只能局限在室內,因此,2004年底,一群熱心的NGO團體經過數次討論後,決定跟身障服務團體攜手合作,為身心障礙者辦理戶外活動,並且針對各種障別的特性設計適合的休閒內容,輔以受過訓練志工的協助,讓他們在休假時能有機會到戶外走走,此即為「NGO協力,牽手讓心無障礙」最早的理念。

  經過一年又一年的執行與修正,到目前為止,戶外活動的規劃相當多樣化且豐富,如:自然生態解說、划獨木舟、溯溪、親子聯誼、夜間觀察及賞鳥等活動,不但讓身障朋友藉由適度的戶外活動與接觸到自然環境,增加和其他人互動的機會,也增加身障朋友生理健康及心靈滿足。

 

  此項活動舉辦3年多來,雖己服務了數百位身心障礙朋友,但受限於人力與經費,目前舉辦的活動地點仍是侷限在大台北地區,且多是為肢障者辨理的半日遊及一日遊活動,這遠遠不能滿足台灣一百多萬的身心障礙者的親近自然的需求,因此我們希望從2008年起能陸續完成下列目標:

  • 轉變成全島性及常態性的活動

      將全島分成北、中、南、東四區,對當地的戶外景點作實地勘察,找出適合身心障礙者的活動場地,並結合當地的NGO組織來共同辦理此項深具義意的活動。

      透過本活動的平台,推展身心障礙者及團體到戶外活動的習慣,也試著影響各社團體未來能開辦常態性的此類活動。

  • 在網路上推薦適合身心障礙者的活動地點

      透過與身心障礙朋友在野外的互動與探索,提出適合身心障礙者的活動地點,並將相關訊息公佈在網路上,讓身心障礙者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參考綱站,並作為社福團舉辦戶外活動的依據。

      提出具體的建議改善報告,供相關單位建設之參考,期望規劃出更多友善的戶外空間給身障朋友。

  • 持續累積不同障別的活動辨理經驗,並將成果分享

      每一種不同障別的身障者,在活動時都有特殊的限制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要為其尋找適當的路線及適合的導覽方式並不容易,而且服務的志工也需受過一些基礎訓練才能勝任,因此我們會將活動辨理經驗整理後以書面的方式分享,使大家暸解到各障別參與活動的注意事項;讓更多的人或團體可以從這些經驗中獲得辦理活動的技巧。

  • 針對中、小學的特教班級辦理戶外活動

      要養身心障礙者有戶外活動的習慣,最好從小培養,因此2008年我們將針對中、小學的特教班級辦理戶外活動,並鼓勵其家人或親友與身障者同行,結合志工資源解決身障者家庭出遊的困難,使他們往後能有參與戶外活動的風氣。

      以上只是針對2008年年度活動所設計的方向,希望能有更多對此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加入我們,讓身心障礙朋友能有更寬廣美好的生活。


插圖: 

從解說員到志工

文/Debra

  自從第一次在大安森林公園擔任解說員後,士珊便開始對身障領域的相關議題產生興趣,不但在參與活動後會跟銀行的同事分享,連牽手無礙志工培訓課程,士珊也拉著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志工一起參加培訓。

  在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擔任志工的士珊,從小就有跟身障者相處經驗,家裏有個表弟是語障人士,雖然無法如常人般開口交談,但家族裏若不是比手語就是寫字跟表弟互動,加上表弟一如常人般結婚生子,士珊從未覺得身障者需要什麼不同的對待方式,但在參與「牽手無礙 親近自然」的合作案後,士珊才發覺,原來這個社會對待身障者的態度,並不如他們家族般的自然無礙。

  士珊說當初開會規劃活動時,與會團體分享了一個視障朋友要到法國旅行的故事,出發前這位視障者的家屬紛紛表示「看都看不到,幹嘛浪費錢去玩」的意見,然而在克服障礙完成法國之旅後,這位視障朋友說「法國的空氣聞起來跟台灣的不一樣」,這樣一句話感動了士珊,但在幾次參與活動下來,她也逐漸感受到整個社會對身障者存有預設立場,覺得他們達不到什麼、做不到什麼,或者,他們不需要什麼。

  在一次的車禍受傷後,士珊深刻的感受到整個台灣社會對待身障者的方式,平日只花三分鐘就到車站的路程,受傷後寸步難行的士珊卻整整花了半個小時才完成,當時的他體驗到平日不注意的環境與路面,在此刻卻是如此不平難走,她的傷會好,但身體無法恢復機能的身障者卻必需永久忍受這樣的不便!當時士珊認知到無障礙環境並不是特定為身障者而設計,受傷的人、孕婦、甚至我們會年老行動不便,我們都會需要無障礙環境!

  一有空檔就會參與牽手無礙擔任志工的她,其實也在幾次的活動裏,了解到要服務不同個性的身障朋友並不容易,有時參加活動的身障者物品準備不齊全,她想提供一些小物品(如遮陽物品)讓對方在活動過程中,身體較為舒適或安全,這樣的好意卻不被對方認同,雖然她並不勉強對方要接受,但卻著實讓她擔心整天活動會造成參加的身障朋友有身體上的不舒服。

  志工擔任久了,士珊跟黃怡蓉一樣開始會對身處的環境有敏銳的觀察力,去年6月去俄羅斯旅遊在旅館吃飯時,士珊下意識脫口而出「這間飯店很糟糕,連最基本的無障礙設施都沒有」,讓他同行的朋友笑到不行,不過無障礙設施是對身障朋友最基本的尊重,也許下次有機會,牽手無礙的NGO團體會帶身障朋友來一趟俄羅斯之旅呢!

(本文受訪者為中華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擔任志工黃士珊)

 

相關網站

插圖: 

牽手讓大家無障礙

文/「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 許朝富

  三年前的一個早上,騎著三輪車到了台大的門口,那天是第一年牽手無礙活動的首場活動,等了快一個小時後活動開始,當天參與者卻只有一位輪椅者;三年後,年度開場的關渡賞鳥活動,一個月前名額就被網友們報名額滿了,當天我們動用了三台無障礙大巴士,參與者近一百人,浩浩蕩蕩的「輪椅大隊」在關渡自然公園內形成另一種奇觀。四年來相同的是伙伴團體們對活動投入的熱力不減,不同的是我們今年又帶領更多身障者走出戶外了。

 

  要讓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者走出戶外,其實有許多面向要去考量,透過牽手無礙系列活動的舉辦,除了讓協力團體(非身障團體)藉此瞭解不同的族群外,行無礙也和大家重新學習如何協助身障者。除了最基本的活動內容設計及場地設施考量,無障礙交通以及適當輔具的協助是這系列活動的特色,但最終仍要考量到不同身心障礙者參與時所可能遇到的問題。

  例如天氣太熱或太冷都對許多脊髓損傷者不適合;有些重度身障者想參加,但要出門都是親人在協助,親人沒空時,再好的無障礙活動都沒法自行出門參加;又例如有三位輪椅朋友是從桃園來的,復康巴士最早也只能早上六點半去接她們,因為不能跨縣市,所以只接駁到火車站,要再坐火車到台北轉搭捷運來集合,這一路真是困難重重!

  在活動中,我們常常注意參與者是否能無礙地享受過程,有時候在聆聽導覽時,一不小心連志工都可能把輪椅者的視線擋住了,而在戶外許多身障者也很容易只是遠遠地觀賞,只為怕還要麻煩別人協助,這些都要靠事前志工培訓中,提醒大家在活動過程細心的觀察,才能更貼心的服務。

  另外在活動舉辦過程中,我們還觀察到一種特殊的現象,就是在戶外場地時,若沒有無障礙的廁所,我們會搭建起臨時的無障礙廁所,讓參與者不用擔心戶外活動如廁時的問題。但記得在日月潭獨木舟體驗活動時,許多身障者仍「習慣」地克服障礙,去使用有障礙的廁所,可見身障朋友對有礙的環境己見怪不怪,並都有其自身因應的對策。

  常常在想,如果身障者連一天的休閒活動都無法走出來的話,那又怎麼可能會去就業或參與社會呢?也許是坐輪椅的童年少有機會出外走走,讓自己對推動無障礙活動情有所鍾,所以每年系列活動場次,「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一定會出席與大家作伴,透過更多伙伴們牽手,讓走近大自然更無障礙。
插圖: 

一個農場主人的心聲

文/徳興有機生態教育農場 蘇興李

  「德興有機生態教育農場」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面積約有2甲,大約6000坪。從原先規劃的生產型有機農場,到現在所呈現的以教育、生態為主,生產為輔的有機農場,ㄧ路走來屈指ㄧ算「11年了」,這期間的變化,可以說都有其階段性的任務與特質。

  經營初期,可讓我這個從未接觸過農業的人傷透腦筋。要到哪裡找專家學者來指導呢?還有農場第一線的工作夥伴,對有機農業的理念與實作都必須做180度的大轉變,談何容易啊?很幸運地遇到了福智團體,師父的用心與學長的鼓勵,讓「德興有機生態教育農場」對外開始營運。

  福智團體與德興有機農場互動初期,我慢慢體會到『有機』兩字的涵義,從狹義的解釋,到廣泛的延伸,可以說在每個階段中都有不同感受。到了中期,一股無形的力量一直在後面推動著,我不斷地思維思維……。從農場主建物的整體設計、施工到興建完成,過程中,很自然地就把無障礙設施的衛浴設備及房間通舖的使用,一併考慮進去,雖然無法讓肢障朋友百分百的滿意,但也還勉強的及格。

  2007年初,透過園藝治療師黃盛璘老師的引導,參與了「2007NGO協力,牽手讓心無障礙」的社福聯盟,幾次的會議之後,了解到這個聯盟成立的精神所在。這個聯盟的成員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與領域,每個成員參與這個聯盟都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同時又有一些肢障與視障的朋友,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身障者光明陽剛的一面。豁達開朗、生氣十足、坦然地在面對困境及挫折,自己除了要克服心理障礙外,還能夠輔導及鼓勵不同身障的朋友,走出陰霾。這種精神連一般所謂的正常人都不一定能夠做到,這種種的一切令我不得不對他們肅然起敬。

  「角色的互換」會是一種很能夠落實想法的好方法。假如我是一位身障者,我會有什麼樣的需求呢?先有軟體的設計,再有硬體設施的呈現。多一份對身障家族的尊重與愛,對我們所有付出的一點一滴,身障者都會感受得到。以一種無私奉獻,化小愛為大愛的心胸來與身障者互動,此時所有的想法透過內化的提昇,一個營利事業的「無障礙空間」很自然地就被規劃進去。以一個有形的投資,用心經營,所得到的回報,除了有形的報酬之外,無形的回饋更能帶給每一個人無線的歡喜與滿足,投資報酬率是多到你我無法算出,朋友,你心動了嗎?

  我們社會大眾如果能夠對身障者所有可能接觸到的環境,多一點關懷,多一份用心,讓無障礙的空間普遍設立於各處公共場所,一定會使台灣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美麗寶島。

插圖: 

【好書分享】

浴火鳳凰:釋放憂鬱的靈魂

書名: 
浴火鳳凰:釋放憂鬱的靈魂
作者: 
子雲等/文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 
2007 年 09 月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