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電子報第87期——打造達悟老人聚會所(2007.5.31出刊)

【DIN放送台】文化衝突vs.居家照護

 文/小面族

  2005年4月,難得的機會下隨友人住在蘭嶼牧師的家中,得以貼近瞭解達悟族人的生活。短短的三天停留,見識到離島生活的大不易。

  那裡僅生產少數幾種瓜果,台灣常見的水果運到蘭嶼後,高昂的價格讓許多達悟族人只有興歎的份。島上四處可見廢棄的電器用品,例如:洗衣機、冰箱等,造成美麗島嶼的視覺污染。原因是,台灣的善心人士捐贈舊家電給達悟人,加上帶鹹的海風侵蝕,沒多久家電就壞了,而維修費用過高,只好棄置室外了。島上汽車也很多,來源和下場也跟廢家電差不多。

  電腦算島上的奢侈品,電腦零件甚至得去台東市購買,而申請寬頻線路也極為耗時。我們見到達悟朋友別緻的房子,那是由族人協力興建的,但是鐵製拉門彎曲變形,卡在半途,讓朋友家人必須彎腰進出。為什麼不修理?島上可能沒有師傅或材料,需遠從台東訂購及請人施工,龐大的費用也是難以承受的負擔。

  談到老人照護,在外來文化影響和社會變遷之下,有些蘭嶼的老人並不和孩子一起居住。老人孩子因為生活習慣的因素,使得一些老人家會選擇在另外一個空間生活,自己面對晚年時光。然而,許多重症、虛弱的老人,在沒有適當、適時的醫療照護的情況下,就這樣靜靜地自生命中退場。

  原屬於蘭嶼衛生所的居家護理業務,由於島上特殊的傳統疾病觀念,非常嚴重的重症病者會被認為他們身上帶有厄運,會傳染給非親非故者,使得居家照顧員的工作遭受許多的阻力,加上衛生所各項業務十分龐雜,於是衛生所負責居家服務的護士張淑蘭,便招募義工,於1999年成立一個自發的民間團體「蘭嶼居家關懷協會」,由零開始,推動島上義工媽媽們實行老人居家照顧,並招募訓練社區志工媽媽及照顧服務員。這些義工媽媽以宗教信仰做為支持,每個週末去拜訪老人,為他們沐浴、清掃,陪他們聊天,讓他們在舒適、清潔、有人關注的狀況下,面對自己褪了色的生命。

  2004年接受台東聖母醫院的委託,協會開始執行蘭嶼老人送餐方案,受惠者達57人,而2006年則有61人。這些年來,除了老人居家照護、老人送餐,協會也持續舉辦個案家屬座談會、重陽節旅遊及文康活動、老人聚餐活動、志工表揚活動等等。

  2005年10月,「蘭嶼居家關懷協會」推出「興建老人聚會所暨協會總站計畫」,舉辦老人聚會所暨協會總站致贈活動及動土儀式,並正式向外界募款。目前持續進行總站建築工程。蓋房子花費最多的是材料與人力,在總站建造過程中,協會引進「協力造屋」的蘭嶼在地精神,藉著互助合作,創造出亙古常新的偉大建築。材料方面,他們定期舉辦志工搬沙、採石等活動,藉由志工的努力,節省總站材料費的支出。人力方面,在每次灌漿時,他們也會召集志工,讓搭蓋起來的建築,不只是用善款堆積而成,還包含志工的汗水。

  未來老人聚會所完成後,將會提供以下的服務:

  1. 常態舉行老人日托活動
  2. 定期追蹤老人身體狀況
  3. 老人營養便當製作
  4. 凝聚社區認同,動員社區內部資源

  如果您認同這樣的蘭嶼在地精神,願意共同出一份心力,請跟協會聯絡,登記成為志工群的一員,共同造屋。除了人力,該計畫需要的物資與經費更是龐大,卻因僻居偏遠,難以獲得媒體的長期青睞與民眾的持續關注,請大家對「蘭嶼居家關懷協會」投注關愛的眼神,給予各種協助。當台灣島上的各式老人照護計畫日漸落實之時,希望蘭嶼的老人也能在協會的努力下,不再貧病、寂寞的老去。

  本期(87期)DIN電子報感謝「蘭嶼居家關懷協會」的熱情協助。

【本期專題】打造達悟老人聚會所

不讓外人來照顧——深愛孩子的達悟老人

文/劉欣怡

前言

  在蘭嶼,達悟族人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Ma pa kae bo so ka nen sos pa。意思是,你家沒有孩子了,所以才讓人來照顧。ka nen sos pa指寶貝孩子,Ma pa kae bo so指不要疏忽你所擁有的。這句話是說,不要忽略的,你有自己的寶貝孩子,如果你讓外人照顧你,則對不起你的孩子。說得白話一些就是,你不要裝作沒有孩子的樣子,或是,別忘了你還有孩子在。

愛孩子的父母親

  又到了一週一次的居家關懷服務,一群志工媽媽到老人的住所聊天之餘,四周望望,便興起要幫老人的庭院拔拔雜草的念頭,來個煥然一新。大家不約而同的一塊蹲在庭院,動手開始拔雜草。此時,原本和志工們說說笑笑的的老夫妻卻開始出言阻止志工,嘴裡中氣十足地咕嚕咕嚕吐出一串串的母語。最後,不諳國語的老人情急之下更是冒出一句標準的國語:「這是迷信。」

  難道幫老人拔草也是迷信嗎?我不禁疑惑這樣的狀況。

  原來在蘭嶼的文化中,兒子表達孝順父母的工作有:幫父母親撿薪柴、捉魚、修繕房屋等粗活,而女兒的工作則是:挑水、整理家庭環境、上山種地瓜芋頭、送飯等,隸屬於女性的家務。

  所以年長的父母親都視這些為自己兒子、女兒的工作,是不能為外人所取代的;因為蘭嶼人重視自己的孩子,也必須要尊重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老人不願意接受「蘭嶼居家關懷協會」志工提供的一些像是打掃環境、清洗衣物、預備膳食等服務。老人很願意有志工來聊聊天,但是一些老人很堅持不讓志工做一些他們認為是孩子的工作。達悟語「Ma pa kae bo so ka nen sos pa」這句話或許可以形容老人的心境,ka nen sos pa 指父母親的寶貝孩子,Ma pa kae bo so 是不要疏忽的意思,整句話合起來指「不要忽略你有自己的孩子可以來照顧你」,所以老人站在尊重自己的孩子、疼惜自己孩子生命的立場,並不希望志工的服務逾越他孩子應做的工作。一些老人的兒女,同樣也不希望志工取代自己身為人子孝順父母親的責任義務。

  在這個脈絡下來看,政府所提供的這項社會福利政策——老人居家服務,確實介入原屬於子女的照顧責任界線。這部分協會目前還在思索,如何讓這項服務工作能與達悟文化原有人際網絡相互協調配合,使家屬與老人都樂意接受這樣的服務。目前實際的困難是,即使老人的孩子都在台灣,無法為老人做一些環境整理、打理家務等工作,老人仍然堅持這些是孩子的工作,不能被外人所取代,否則就像是忽視了自己孩子的存在。這實在是老人非常用心良苦的在顧慮自己的孩子呀!但是老人對孩子的顧慮,卻使他們沒有辦法完全接受協會志工的服務,而一些老人確實需要有人去協助老人的家務工作與身體照顧。我想,現階段我們必須先去體會老人的這份用心。

  志工阿姨雖然在照顧老人的工作上遇到這樣的困難,但是,要表現對老人們的關心、服務的工作有很多方法。很多老人也漸漸接受這群用心的志工們定期的訪視關懷,這份熱誠的服務行動當然不會取代了他們孩子的地位。

(作者畢業於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曾任「蘭嶼居家關懷協會」行政企畫暨護理師。本文轉載自2003年12月8日「蘭嶼居家關懷協會」簡訊29期,感謝該會慨允轉載。作者的最近著作《蘭嶼達悟族老人照護關係:護理人類學民族誌》,2007年1月1日由稻鄉出版社出版。)

野銀村的老夫妻

文/陳仁謙

  2006年3月,台東縣政府社會局由於經費拮据,雷厲風行的徹查了所有送餐的老人資格,發現蘭嶼61個接受送餐專案的老人裡面,有8個超過65歲的老人不符合中低收入戶的資格,於是通知「蘭嶼居家關懷協會」,要對這8個老人停止送餐的服務。開始實施的時候,就引來許多的耳語,大家認為,這8個老人當中,有2位野銀村的老夫妻年邁無法上山或下海採集食物的人,而且小孩也都在台灣,是真的獨居老人,比起其他老人更需要受到照顧,為什麼我們要那麼狠心的把他們的送餐服務停掉?

  這就好比說有一個老人,每次經過一個交通路口的時候,路口的交通警察都會去扶他過馬路。有一天警察局規定交通警察不得擅離指揮交通的檯子時,老人心裡一定覺得不是滋味,甚至如果在過馬路的過程中扭傷了腳,可能還會責怪警察,認為是因為警察沒有扶他過馬路所造成的。

  國中課本聽說刪掉很多文言文的文章,不知道那一篇還在不在。裡面提到,有一個人家裡地板下陷一個洞,剛開始每次讀書踏到,都會被嚇一跳,但久而久之就習慣了。不久家人把洞填起來,他每次走過去反而覺得那個地方好像比其他地方高凸。

  其實這兩個老夫妻若要通過中低收入戶的資格審查並不難,難是難在他們家人的觀念與現實的考量。以目前的社會制度而言,申請老農津貼,每人每月有5千元的福利;申請中低收入戶,由於他們都有祖傳的木屋,所以不符合沒有不動產的規定,只適用第二款,每戶能領到4千元補助。一個月1萬元的補助跟4千元相比,家屬理所當然的會去選擇1萬元的老農津貼,而放棄了低收入戶資格。但是家屬幫老人領了錢,用不用在老人身上,卻不是法律上所能強制規定的了。

  這個問題其實複雜很多,因為牽涉到家務事的範圍,沒人照顧的老人真的很可憐,但是最可憐的是,不管外界投入再多的資源,最後資源還是會被家屬利用殆盡,感覺就像一個口很渴的人一直喝水,最後還是渴死一樣,是一種更悲慘的無間地獄。

  所幸蘭嶼是一個人情味重的地方,每家每戶之間多少都有親戚關係,協會利用這個特點,先尋找到老夫妻的子女,再進行道德勸說,希望他們能夠用自費的方式,自行訂購便當,而協會將免費提供人力每天運送。或者以其他的方法,把每月的補助,拿一點出來照顧老人,別讓老人餓到肚子。雖然家屬還在考慮,不過至少整件事情不至於發展到沒有轉圜的餘地。

(作者為「蘭嶼居家關懷協會」工作人員。本文由該會提供,感謝該會慨允轉載。)

張淑蘭——親吻達悟的皺紋

文/劉曉頤

  有一部備受矚目的紀錄片《面對惡靈》,拍攝者張淑蘭,不是電影人,她是蘭嶼人所稱的「老人的天使」。她的紀錄片極受好評,但重要的不在作品本身,而是握著鏡頭的那一雙手,所撫平達悟老人的皺紋與斑痕,不知凡幾。

  濃眉大眼、原始健康的膚色和長髮,年輕蓬勃,微笑起來又無限溫柔。張淑蘭,屬於她的花樣年華,毫無保留地綻放給有需要的老人們,輕輕撫平一聲聲呻吟與嘆息。老人們說,她是上帝給他們的天使,她卻說:「他們才是我的天使!」

  她的付出,人們看得見。但對她而言,最重要的是,蘭嶼殘病老人能夠被看見!

擁抱蘭嶼

  淑蘭在高中時被保送到中台灣地區念護校,畢業時原本還留戀不返,後來,卻選擇用生命所有熱情擁抱家鄉蘭嶼。當初好不容易爭取到在台灣繼續念專科,可以多延續幾年多采多姿的生活,卻也在那個時期,家鄉傳來的新聞每每牽動她的心,不間斷地召喚著她最內在的柔情。漸漸,她真正想要回蘭嶼服務了。

  學成返鄉,原本在蘭嶼衛生所擔任護士,到第三年,主任計畫培訓離島地區護理人員做山地居家護理工作,淑蘭被挑中,再次來到台灣服務、受訓。帶領她的艾修女滿心把病人視為摯愛的「朋友」,例如探訪,會對淑蘭說:「我們下班會經過一個朋友的家,我們去看他好嗎?」淑蘭理所當然地以為是要去會合哪位神父或外國友人,結果去的是病人家,台灣病人一見到這位加拿大籍修女,立即熱切擁抱,淑蘭深受感動,也承襲了這份精神。

  1997年夏天,淑蘭受訓完,立即投入蘭嶼居家護理工作,主動尋找殘病老人。她感恩地說:「我是做了居家護理後,才開始真正認識蘭嶼。」深入部落之後,淑蘭一一發現屬於蘭嶼的深層需要,沒想到返鄉服務竟是一段艱苦又銘心刻骨之旅。

解開死亡紀事

  其實,蘭嶼缺乏居家關懷機構,而最棘手的還不是醫療問題,而是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層面——對死亡和疾病的恐懼與迷思。過去,達悟族人將一切不可知的事物都歸給「惡靈」,例如生病、老死;並認為疾病伴隨「晦氣」,照顧老人會引來惡靈。環境物資貧困,老人往往自願禁食,認為自己已無盼望,想把食物留給下一代;生了病不求照顧,反而甘願獨居,只因不願傳染晦氣,而空間有限,便草草蓋間臨時屋,獨自住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從此與家人分離,簡單來說,這些老人就在屋子裡「等死」……

  淑蘭是達悟人,她當然知道禁忌及風俗,但返鄉服務之後,她卻不忍生病的老人被遺忘在角落。老人自身及家人都視疾病為惡靈附身,因此遭到窮困無力照護的家人刻意隔離、自生自滅。面對惡靈的傳說,淑蘭就是執意要生命被看見!那麼,她自己不怕嗎?對淑蘭而言,她深信上帝保守著她的平安。

  因為,她還要繼續做下去。

愛上皺紋斑痕

  原本蘭嶼並沒有所謂的居家護理,淑蘭的服事一開始顯得突兀而不被接受,患病老人的家屬們怪淑蘭多管閒事,好似他們很不孝;老人們也怪淑蘭,因為他還有家人;有些老人家還以為淑蘭存有企圖而直接開罵。第一年,淑蘭經常在挫敗中以淚洗面,有時半夜風雨中騎車回家,她滿腹辛酸,不知臉上流的是雨還是淚。她做錯了嗎?是不是該放棄?也曾如此懷疑過,但一張張殘老衰病的臉總充滿她腦海,放棄了,有需要的老人們怎麼辦?一次次拭乾淚重新出發,她的耐心彷彿用之不盡。

  貼近貧病傷殘,各種令人不忍卒睹的傷口、不堪的氣味,淑蘭都早已讓自己去適應了。其中令她難忘的經驗,是在服務約四、五年時,她接觸到一位久病的阿嬤,由於長期缺乏正確照料,全身有傷口的地方竟遍布了蛆蟲,口耳等有洞的地方都有蛆竄出!淑蘭起初嚇壞了,帶著阿嬤去沖洗身體時顫驚不已,一時間甚至怕得想逃。虔信上帝的她只能在心中默禱:「主啊!人的愛是那麼有限,求您給我力量,讓我用您的愛來愛這位阿嬤!」

  默禱完,出於上帝的愛瞬間充滿淑蘭,她毅然伸手抓下那些蛆蟲,「如果不是上帝的愛,這在人是不可能的。」她謙卑地說。四天後,阿嬤過世了,身上及心裡乾乾淨淨,走得很有尊嚴。

  越深入服事老人們,淑蘭越深愛他們,她甚至愛上那些皺紋斑痕。《選擇生命被看見:拍紀錄片的護士》一書中有一段敘述:「身為護理人員,張淑蘭為蘭嶼老人所做的,遠遠超過專業醫療能提供的極限。在許多老人的心中,張淑蘭不只是位護士,更像個親近的女兒,甚至是呵護他們的母親。」

最多名字的天使

  經常隨身帶著相機珍視地照下她所接觸的老人,淑蘭稱他們為「上帝的神奇寶貝」。服事無所謂休假,雨天即使沒有雨具也濕淋淋地摸去為老人換藥、量血壓;常常忙到凌晨才能休息,甚至無論再晚,一通電話就飛奔出去。與其說是照顧老人,不如說她是把自己都給了出去。

  做為老人的出口,淑蘭的出口,是她堅信的上帝。疲憊傷心時,她會回到上帝面前交付淚水,禱告、唱詩,重新得到走下去的力量。愛心能溶化一切,從起初的排斥、猜疑,老人們漸漸愛上她、依賴起她,還給她取了各式各樣的名字,喜歡淑蘭用自己取的名字回來看她,感受一種微妙的親近感。

  如果說淑蘭像老人的天使,她可還是「最多名字的天使」!這些名字形形色色,在蘭嶼話中各代表不同意涵,翻譯有「很會跑的人」、「有愛心的人」、「會笑的人」、「光之照亮」等;特別的是還有「沒飯吃的人」,由於蘭嶼流傳「惡靈」的存在,為避免惡靈聽見,人們特地用相反的詞義來祝福,即祝福淑蘭「吃得飽」。不只老人們需要她,她也最喜歡聽老人說話,對她而言老人們的故事是寶庫,「沒有他們,我的生命不會這麼豐富。」她說。

拍紀錄片,讓生命被看見

  淑蘭也認知到,單憑一己之力是絕對不夠的。不斷地看見需要,但淑蘭分身乏術,許多老人一段時間看不到她,就會用生氣的方式來表達抗議,甚至還賭氣地說:「妳要等到我死了才會來是不是?」淑蘭很難過地發現,他們是多麼需要陪伴!這裡太需要有一群天使一起參與。

  生命,要被看見!懂攝影的淑蘭開始認真拍攝老人生活的紀錄片,用紀錄片的方式捕捉真實、招募志工。「我可以留一些東西讓大家更清楚地知道達悟,回答很多人以前不太知道的一些事情。」對於拍攝紀錄片,淑蘭傳達出這層意義。她的苦心沒有白費,經過她的奔走拍攝,孤苦的生命被看見了,許多人為此感動落淚,紛紛投入老人關懷工作。
攙扶老人走出傳統宿命

  為老人重新點燃生命的喜悅,也讓一起工作的族人開始用愛與包容的態度來面對老與死的傳統禁忌,這就是淑蘭所做的。原本以一意悲憫的眼光看待獨居老人,但後來站在老人的想法立場上看,意識到生命關懷須配合傳統文化才能永續,因此她不再說服老人搬離臨時屋,而改由義工定時送飯、探訪。

  路有多長,盼望也多大。

  2004年,31歲的淑蘭重拾課本,接受更專業的裝備,希望未來能蓋一間安養中心,讓蘭嶼老人走出傳統宿命,得到尊嚴和安息,這是一個遠大的計畫。儘管山路崎嶇,她那直挺挺的身影,卻折射出堅定的光輝。

  日出日落,朝陽為誰?愛在蘭嶼,親吻達悟的皺紋斑痕,她,將這麼守望下去。

(本文原載於2005年7月2日好消息衛星電視台「好消息雜誌」節目,由「蘭嶼居家關懷協會」提供,感謝該會慨允轉載。)

2006年度家屬座談會

文/蘭嶼居家關懷協會

  蘭嶼地區由於氣候與地理位置的關係,經濟一直無法發展起來,島上居民的生活大多相當清苦,青壯人口外流嚴重,然而即使到了台灣謀生,也是相當辛苦,自顧無暇。所導致的現實狀況,就是被迫的在小孩與老人間做出分配微薄資源的抉擇。

  如此殘酷的現實環境,著實使家中有老人的家屬們內心遭受相當大的煎熬。有鑑於此,「蘭嶼居家關懷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家屬座談會,一方面跟家屬溝通與報告協會的工作內容,另一方面也讓家屬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與感想,藉此抒發長期以來在家屬心中的壓力,同時也加強家屬們的堅定信念,畢竟他們才是照顧老人生活的真正英雄。在座談會中當中,許多人分享了她們自己的遭遇。

  其中有一位身材非常瘦弱的女性,由於父親罹患消化系統的疾病,後送到台灣開刀後,長期臥床不起。她的兄弟姊妹都到台灣本島謀生,照顧父母的工作莫名的落到弱小的女子身上。由於她從事餐飲方面的工作,早出晚歸,工作時間相當的長,回家後又要照顧臥病在床的父親,剛開始她非常怨恨其他兄弟姊妹,為什麼要把照顧父親的重擔都推到她身上?她也覺得老天非常的不公平,為什麼別人都是由繼承家產的兒子照顧父母,她卻要幫她的兄弟照顧。

  有好幾次,她受不了兄弟姊妹們的無情,加上工作不順遂,一度撐不下去,有了想自殺的念頭,都是依靠著上帝的信仰以及協會其他志工們的鼓勵與幫助,一次又一次的撐了過來。現在她不但願意辭掉正職的工作,以照顧父親為主,過著打零工的生活,並且珍惜著每一刻與父親相處的時光,全心全意的照顧,並且甘之如飴。

  聽著她的分享,許多家屬都跟著流下眼淚,因為她們也都有著類似的心路歷程。大家踴躍的發言分享自己的心情,比較有經驗的家屬也安慰剛面臨這樣情況的人。就在這樣互相鼓勵的氣氛下,為2006年的家屬座談會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本文轉載自2006年9月15日「蘭嶼居家關懷協會」簡訊57期,感謝該會慨允轉載。)

寒冬協力造屋活動

文/蘭嶼居家關懷協會

  冬天的蘭嶼一點都不可愛,不但容易下綿綿細雨,更常常颳著大風。2006年12月16日,「蘭嶼居家關懷協會」再度發起協力造屋的活動。似乎上帝有意考驗我們的意志,當天剛好寒流來襲,天氣又極不穩定,有些志工原本承諾了要幫忙,卻因為天氣而打了退堂鼓,但是還有更多人依舊風雨無阻的勇往直前,就像我們當初決定蓋房子的時候一樣,若沒有堅定的信念,是無法成就上帝所交辦的事項的。

  當天有人原本穿著雨衣,卻因為一直流汗,汗水無法發散出去,造成裡面濕、外面也濕的情況,於是索性將雨衣脫掉,讓雨水和著汗水,一起摻入混凝土內。這也正是我們協力造屋的最大目的,希望讓整棟房子都摻雜著眾人的汗水。

  由於風雨真的太大,感謝東清村代表謝南海夫婦,不但投入攪拌水泥的吃重工作,更提供了一大桶好喝的薑湯給大家驅寒。在惡劣的氣候下,手中端著那杯熱熱的薑湯,與入口時濃醇甘甜的口感,絕對勝過世上任何的瓊漿玉液。也難怪所有志工都說,那是他們這輩子喝過最好喝的薑湯。

  在志工群中,有一位穿著紅色上衣的老人,佝僂的身影一直來回忙碌的穿梭在工地當中,那是椰油村的一位長者,雙腳曾經開過兩次刀,同時也被協會列入個案名單之中。在這次椰油神召會的感召之下,憑藉著「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信念,努力的付出自己的勞力,令人相當的感動。

  此次也特別感謝椰油教會同工與蕭春祥弟兄及台灣志工李凌君小姐等許多人的熱情參與,讓整個灌漿工程得以順利完成。雖然回家後大家都是腰酸背痛、難以動彈,但那是用盡了身體每一份氣力的證據,也是一種特別而甜蜜的疼痛。

備註:2005年10月「蘭嶼居家關懷協會」推出「興建老人聚會所暨協會總站」計畫,舉辦老人聚會所暨協會總站致贈活動及動土儀式,並正式向外界募款。目前持續進行總站建築工程。蓋房子花費最多的是材料與人力,在總站建造過程中,他們引進「協力造屋」的蘭嶼在地精神,藉著互助合作,創造出亙古常新的偉大建築。材料方面,他們定期舉辦志工搬沙、採石等活動,藉由志工的努力,節省總站材料費的支出。人力方面,在每次灌漿時,他們也會召集志工,讓搭蓋起來的建築,不只是用善款堆積而成,還包含你我的汗水。如果您認同這樣的蘭嶼在地精神,願意共同出一份心力,請跟協會聯絡,登記成為協會志工群的一員。聯絡方式:(089)731-518 王玉花小姐。

(本文轉載自2007年1月15日「蘭嶼居家關懷協會」簡訊61期,感謝該會慨允轉載。)

【好書分享】

牽手向陽

書名: 
牽手向陽
作者: 
邱玉珍等/文
出版社: 
原水文化
出版日期: 
2007 年 04 月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