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志皓
轉眼間到內政部南投啟智教養院服務已逾五個年頭,期間與工作夥伴們共同見證了教養院的幾個重大轉變,八十八年四月擴建院舍終於在期盼中落成啟用,適時解決了教學設施不足與院生宿舍過於擁擠的問題;同年七月精省後由一個省屬機構改為內政部所屬機構;以及同年九二一震災中大家齊心協力艱難渡過危機,儘管院舍受損嚴重,但感恩的是所有師生均很平安,在自由時報報系的認養及九二一重建會經費援助下,「歡喜兒希望工程」正在南投縣名間鄉進行,一個可以提供歡喜兒更人性化與家庭化教養環境的美麗憧憬,即將在二至三年後實現。
此外,在所有教保老師的努力下,這幾年教保工作也建立了幾個重要的里程碑,八十八年「思源庇護工場」與「歡喜兒麵包坊」陸續成立,可提供了五十名院生庇護性就業的機會,並成為職業訓練與支持性就業間的重要轉銜;九十年首次有三名院生在國中啟智班畢業後繼續升學國立草屯商工,九十一年更有三十四名院生進入國立彰化啟智學校高職部就讀,開啟了院生升學管道的新頁;在加強推廣院生體育活動四年後也終於開花結果,九十一年五月教養院有史以來最龐大的運動代表隊首度北上參加「中華民國通世達盃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一舉獲得八金六銀五銅佳績,在全國六十個參賽單位中排名前十位,還有四名院生在八月間代表我國分別參加在日本及馬來西亞舉辦的國際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亦有三金二銀二銅的好成績,著實令人欣慰,也代表老師們在提昇院生教養服務品質上真的付出許多心血。八十九年度內政部為民服務工作考核,本院在部屬四十多個機關(構)中獲得最優等第一名,大家均與有榮焉。
然而,這一、兩年來在中央政府組織再造與人事精簡政策的雙重衝擊下,教養院的未來該如何走下去已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明顯看出老師們眉宇日漸深鎖,不確定感與日俱增,但大家在教學上仍戮力以赴,沒有絲毫懈怠,就為了那一份堅持-給歡喜兒們更多。只是當許多負面效應陸續浮現之際,誰又知道這份堅持能持續多久?
在人力問題上,「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機構設施標準」中所明訂之專業人力標準成為僅供參考,「合理員額」一詞更取代了「編制員額」,使得正式員額自七十四人裁為六十六人,名義上所減少的八人(出缺不補)雖均是社工員或政風主任等間接服務人員,但在總額管制前提下,這些職缺未出缺前實際上影響的卻是提供直接服務保育員的進用,而此員額復需在二年內再每年減少百分之一點五,約聘導師也自十五人裁為十二人。另內政部所屬公立社會福利機構是否全面民營化的議題一再被提出,在政策始終不明的情形下,愈來愈多已在教養院服務多年且表現深受肯定的資深人員,為期工作穩定,也陸續降調其他行政機關服務,專業人員的流失難道不是教養院與院生的損失?
在此,呼籲中央政府能正視以下我們的心聲:
在教養院為歡喜兒服務的基層教保人員,工作暨辛苦又繁重,實非政府一般行政人員所可比擬,請給予應有的的尊重。
我們支持中央政府人事精簡政策,但政府應有深入完整的評估,減所當減,而非齊頭式的各層級各部門一律裁減同一比率,尤其提供智障者二十四小時全天候服務的教養院,其直接服務人力需求,怎能與一般行政機關相提並論?原由二個人承辦的行政業務或許可調整為由一人承辦,但原需二個人力來照顧智障者在調整為只剩下一人時,服務品質難道不會受到影響?
公立社會福利機構是否全面民營化見仁見智,應自多角度考量評估,並做完善的規劃,請在制定政策前亦能傾聽案主與其家人的看法,而不論政策方向為何,亦應有完善的配套措施,以避免在現階段或未來過渡階段損及弱勢案主應受良好照護與教養之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