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您還有我呀!

文/心智障礙者母親 馮碧華⟨心路基金會董事⟩

 哥哥凱迪在一歲九個月時罹患腦炎,導致全身癱瘓。自此多年以來,每天晚上我幾乎花上大部分時間在幫忙凱迪做復健。敏感的弟弟承迪在兩歲多時,有一天晚上突然冒出一句話:「凱迪是媽媽的心肝寶貝,承迪是保母的心肝寶貝。」令我如夢初醒。

 於是,在每當幫凱迪做完復健,我就告訴承迪:「喔!該你做復健囉。」他就會開心的跟著凱迪一樣在復健球上翻身、跳躍、搖擺、旋轉,在滾筒上體驗媽咪是如何訓練哥哥抬頭,接著又站在站立架上被固定住,看完十分鐘的電視。這一切哥哥的玩意兒,都比自己的玩具好玩多了。有時,我會讓他體驗當殘障者的滋味,與哥哥凱迪角色互換,像有次在抱著承迪的時候,故意裝作不動,然後牽著凱迪的手,拿了玩具在承迪身上打一下,他馬上反應:「媽咪!怎麼可以欺負我?」我抓住機會回答他:「那你有沒有趁媽咪在忙得時候偷打凱迪呢?」他默認了。

 以正確的引導取代責難,兄弟兩在成長的過程中,才能只有愛的加分。記得在承迪小學三年級時,我脫口而出一句話:「怎麼辦?凱迪越來越大,有一天媽咪老了就抱不動他了。」承迪回答:「媽咪,還有我呀!我會長大的耶,你忘了嗎?」這一句溫馨的話讓我感動至今……。

 殘障孩子的手足只要經過父母正確的引導,在一個充滿愛與關懷,沒有歧視與惶恐疑惑的環境中成長時,他就能學會「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有一定的價值」,然後在面對與一般人不同的手足時,也才能以一顆平常心侃侃而談:「他不重,他是我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