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永源
某天我要到台南縣新營市辦事,經過了中山路的台灣銀行前面,在等待紅綠燈的時候四處瞧,突然看到新營市舊體育場的草坪上有人在打球,再仔細一看,其中一隊是身心障礙人士。剎那間我心中升起一股莫名好奇:他們到底在打什麼球?於是我迴轉回去看他們打球,其中有坐輪椅的,也有柱著柺杖穿著支架的,我深深的著迷,心想:我比他們更方便,不用拿柺杖只有輕微的不便,那我也應該可以打球才對!我走上前請教:「你們是打什麼球?我可以參加嗎?」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知道這種運動叫「槌球」。
「槌球」這種運動非常適合身體障礙的朋友來參加,但是和一般長青組的槌球活動做了一些規則上的改變,使身心障礙朋友可以融入活動的程序與賽程,又可以和長青組混合比賽。它是一種團隊默契的結合,如此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經過一段時間的苦練,終於可以和「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的槌球隊一起外出比賽,我好興奮啊!但因為我的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最後我們的隊伍慘敗回來。隊友不斷的鼓勵我說:「沒關係,以後我們一定會把獎杯帶回來!」後來我真的做到了。
我在台南縣佳里鎮開設鐘錶店和文具店,過著小康的生活。因為協會推動槌球活動,使我得以學習槌球技能與團隊精神,後來便加入協會,期望能為它盡一點力量。之後我決定參選協會的幹部,很榮幸的當選為常務理事,但更大的挑戰來了。
協會的前理事長楊錦美小組要我策劃舉辦「台南縣佳里鎮鎮長盃全國身心障礙槌球錦標賽」,乍聽之下覺得很興奮,但也很擔心無法勝任。千頭萬緒,不知該從那裡開始做起:身心障礙團體名單從哪裡來?經費如何爭取?場地如何規劃?賽程如何安排?要邀請哪些長官?如何發布比賽的消息……,全部考驗著我的能力和經驗。最後靠著全體幹部通力合作,如願的完成這個歷史性的任務!往後還有世界盃,它是協會的最終目標,我們會更加的努力。
自從加入協會,我雖然付出很多的心力與時間,卻也獲得不一樣的人生經驗和社會大眾肯定的眼光,以及寶貴的友誼。這是在別的地方無法得到的,所以我覺得非常值得。
(作者為「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常務理事。感謝該會供槁。)
文/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
「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1996年4月27日成立,至今已逾九年。我們像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雖步履蹣跚但無視成敗,因為我們有一顆服務的赤誠之心,並在社會人士的扶持下,讓我們更具信心,大地之間更覺得愛心洋溢,處處充滿溫暖。
本會會員主要由小兒麻痺患者及少數其他障別的身心障礙人士組成,目前會員人數近300人、志工近50人,致力推行身心障礙福利工作,協助身心障礙者自力更生,進而參與社會、服務人群。
本會成立至今雖短短九年,在歷屆理監事努力下,會務運作已臻成熟,主要推廣身心障礙體育運動,促進身障者身心健康,同時亦提供職業訓練及輔導、福利諮詢、心理諮商、團康活動、居家服務及引介輔助器具等服務。
主要任務
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
電話:(06)659-0588
傳真:(06)657-0257
地址:台南縣新營市新北六街29號
劃撥帳號:31310154,戶名「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
(本文由「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提供。感謝該會供槁。)
文/黃蟬
每天早上8點,住在台南縣白河鎮的黃秀麗和先生楊財林,便準時出現在社區的槌球場,和一群老人組隊比賽。一個半鐘頭後,夫妻倆神清氣爽的回家,準備開店做西服生意。
秀麗和先生都是小兒麻痺患者,但狀況較輕不須使用柺杖。現年46歲的她從小就很獨立,個性也比較樂觀爽朗,但是一直忙於工作、家庭,運動的機會並不多,頂多就是在社區散散步。
5~6年前,秀麗看到社區的老人正在打槌球,下場試試後發現挺好玩的,後來打聽到新營市的「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擁有槌球隊,夫妻決定一起加入。「兩人同行,興致加倍」,就這樣,夫妻隨著協會的球隊轉戰全台各地,因而結識了不少朋友,視野也開闊許多。
秀麗認為,對行動不便的朋友而言,槌球真是很好的運動。它不是太激烈,移動速度也不受限,不會有人催趕;輪椅族邊推雙輪邊持桿擊球,運動量不低;而持拐杖或像秀麗這樣不需輔具的人,又有走動的機會。持之以恆的話,每人的體力、耐力都有顯著的成長。
協會槌球隊的10多名成員中,只有2位是女性。秀麗解釋,女性輪椅族的臂力不見得夠強,既要推輪椅又要推桿,本來就不容易,萬一碰到泥濘的場地,那更是艱苦的考驗;有些人則是平常使用雙拐,不習慣下場時換用輪椅,打起球也就格外耗力;而家中若有稚齡小孩需要照顧或本身體重較重,在在都是練球的阻力。但秀麗相信,每位身心障礙女性都是槌球界的可造之才。
秀麗覺得,參加比賽最刺激、最難忘的鏡頭便是「反敗為勝」的那一刻;而比較辛苦的比賽場面是球場積水,必須穿著雨鞋打球。身心障礙朋友自小在就學、求職、交友上,都經歷過比較多的挫折,受肯定的機會較少,秀麗說,參與球隊讓她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最近,秀麗的先生也加入協會的游泳班,雖然一開始學得辛苦,但如同倒吃甘蔗一般,泳技增進之後覺得非常的開心。未來,皮膚容易過敏的秀麗雖然有點擔心,也一定樂於當條悠遊自在的美人魚的。
文/王清景
以一個身心障礙者來說,最難突破的是「心理障礙和心理重建」,而不是身體不便所帶來的障礙。身障者不能走路可以「穿支架取代」,走遠路可以「以車代步」,但是如何讓自己「不因身障而失望、融入社會而獨立」,不是一般身體健全的人所能體會,因此,加入身心障礙團體便是最好的方法。
為了要幫助和我一樣的身體障礙朋友,所以決定參選「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的幹部,因而榮幸當選協會的常務理事。在還沒有加入協會之前,自卑的我認定自己的前途是灰色的,我所渴望的人生從此消失。消沈的我因為身體不便,沒有讀什麼書,所以也沒有好的職業。從小學做西服,每天工作之後,只有在家休息,未曾出過遠門,也不敢出門,深怕別人取笑。多年來頻頻苦思不知如何突破難關,然而機會來了。
有一天,協會的理事長楊錦美小姐來到我家,問我要不要參加他們舉辦的身心障礙活動。我考慮了很久,對楊理事長說「不要參加」。但是楊理事長不放棄希望遊說再三,我才勉為其難的說「好吧!」第一次參加活動之後,才知道同是淪落人的竟是那麼多,慢慢的,我把心裡的鴻溝填平。加入協會學會了槌球,常常外出比賽,也因此經常為協會爭取很好的名次。現在我還要學習游泳,挑戰更艱難的任務。
也因為經常為協會付出很多時間,太太不希望我擔任幹部,她認為我自己身體不方便,都照顧不好自己,怎麼去幫助別人呢?然而破除反對最好的方法就是帶太太一起參加,讓她了解協會的活動內容。後來她也常常和我一起出來幫忙,從此之後我的人生慢慢變成彩色的。
現在西服訂做的生意慢慢走下坡,很難維持家庭生計。幸好因為我跨出家門,接觸外面的資訊越來越多,因而能在國中工作。也因為我敢踏出第一步,才有此難得的工作及休閒運動的機會。所以我要以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別人,使所有的身障朋友也有同樣的機會。
(作者為「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常務理事。感謝該會供槁。)
文/不屈
「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以男性成員居多,行事明快、擅長溝通的楊錦美在擔任六年理事長之後,如今回任薪水單薄的秘書職務。如此大的的轉折可不尋常,許多人也彎不下腰,對協會死心塌地的錦美倒是甘之如飴。
為了減輕協會的開支,錦美還分租協會二樓做為自己和80歲老母親的住家。雖然半年前再婚,卻因會務繁忙不常回真正的家,倒是現任協會常務監事的先生每週六必來探望她。現年43歲的她,和幹部們有著創會的深厚革命情感,怎麼也割捨不下對協會的關心。
錦美是台南縣新營人,在家中排行老么,上有五個哥哥、二個姊姊。3歲時不幸罹患小兒麻痺症,既然生病了,守舊、不識字的父母親認為也不必讀書了。幸好三嫂觀念開通,幾番遊說之後,10歲的她才得以入學讀書。如同早期的身心障礙學生,每逢體育課、朝會只能留在教室,無緣和大家同樂,也讓錦美的求學經驗不是那麼的美好。
國中畢業後,錦美便留在家裡幫忙照顧肉圓的生意,19歲任職禮品店時認識前夫便早早嫁人去了。「年幼無知嘛!」錦美憶及從前,笑笑訴說著。結婚七年,因前夫外遇決定離婚,勇敢的帶著二名稚齡兒女,獨自租屋過活,娘家也伸出援手照料小家庭的三餐。
之後在汽車椅套工廠上班十多年,生活倒還平順,但是經濟上無法太寬裕,只能持續當個蝸牛族。也曾重回校園讀書,無奈身心俱疲,終究還是放棄。倒是功課極好的女兒頻頻領取獎學金,求學過程幾乎學費全免,讓錦美十分寬慰。如今24歲的女兒也結婚多年,錦美早就升格為年輕的外婆,只是外孫就算想見忙碌的外婆一面,也得安排又安排,相當不容易。
隨著時代演進,汽車布製椅套逐漸走上末路,被塑膠、皮製椅套取代,錦美的工作因而出現危機。加上1996年協會成立後積極的參與其中,多次請假也惹來主管的不高興,1998年錦美決定辭去工作,全心投入協會會務,當起唯一的工作人員,微薄的薪水註定她將與節衣縮食的日子共枕眠了。
協會成立之初,槌球運動便是主力活動。全台每年約有12次全國性的身心障礙槌球比賽,協會無役不與。由於佳里鎮邱建男鎮長的鼎力支持,自1998年起,協會每年3、4月都主辦「台南縣佳里鎮鎮長盃全國身心障礙槌球錦標賽」,辦事效率深獲全台約30個身心障礙槌球團體的肯定。身為主辦者,協會的比賽成績也很傲人,至今拿過2個冠軍和3個亞軍。
至於「縣長盃全國身心障礙槌球錦標賽」,協會也分別在1999年及2003年辦過二次。1999年9月,當時的台南縣長陳唐山親臨現場,看到身心障礙選手坐著輪椅、拄著柺杖,在傾盆大雨的泥濘場地上危險的賣力拼球,當下非常的感動。他也覺得,這樣的活動對少有機會運動的身心障礙朋友而言,更是意義非凡。
槌球隊共有10多位球員,其中有4、5位輪椅族,每週六下午都在後壁鄉安溪寮槌球場練習,出席率一直居高不下,足見成員對協會的向心力。週間則是各自抽空前往將軍鄉漚汪國小、白河運動公園等槌球場練習。在1999年起任職理事長的六年期間,雖因事務繁忙,早已退出球員行列,但是每個月一定率領球隊南征北討,轉戰各地的全國性槌球賽,從不缺席。各隊球員早已熟悉這個不下場打球的女領隊身影。
除了聲名大噪的槌球隊伍之外,協會也在2005年6月於新營市「夏威夷活水館」首度開辦免費的游泳班,包含錦美在內共有17位學員,其中男性10位、女性7位;除了二位因車禍而單手傷殘之外,其他的15位都是小兒麻痺患者。協會事前探詢過三個場地,只有該泳池合乎無障礙空間的要求,而館方的謝經理也相當熱情,給予協會一些優惠。除了行政院體委會的20%補助之外,其他的經費只有要靠協會去張羅了。
學員每週練習三個晚上,為期三個月,僅有一位媽媽認為自己穿泳裝不好看而想打退堂鼓,其他成員都興致勃勃。有許多人已經游得相當不錯,也認為體力增進不少。協會打算一年開辦二期,讓身心障礙朋友得以參與更多的休閒活動,身體也能更健康。
協會的第三項運動「桌球班」正在籌畫中,台南縣的身障朋友可以等待即將到來的幸福。另外,職業訓練也是重點工作,自1999年起,協會每年開辦二期電腦班。設立庇護工廠更是協會的願景,只是困難重重,只有慢慢來了。
投入協會之後,錦美的日子過得歡樂充實,對她而言,「再婚」是個從沒有過的可怕念頭。可是,1998年一個偶然的慈濟參觀活動,讓一位手持單拐卻身手敏捷的男士注意到這個善於照顧人、鼓勵人的同齡女士。錦美鼓吹這位任職眼鏡工廠的木訥單身漢加入槌球隊,之後兩人也很熟悉,只是有過婚姻夢魘的錦美不敢接受對方的愛情。直到2004年年底,孝順的對方為了完成病危母親的心願——看到兒子成家,也心疼錦美困頓的經濟力,於是錦美便點頭了。結婚第三天,婆婆安詳往生。
再婚之後,錦美依然常駐協會、陪伴自己年老的母親,並沒有每天回家。先生會不會有失落感呢?應該是有的。但錦美也經過一番的妥協,而兩人都具有40歲的成熟人格,嚮往的是親情大於愛情的中年婚姻,加上對協會的共同使命感,這樣的攜手相伴也是美事一樁。
由於過度勞累,目前錦美的身體不是太好,持著單拐的她若要走上一段遠路,則須改用輪椅代步。帶著對先生「分地而居」的一點歉意,她當然期盼有人早日接下秘書的工作,讓她可以天天回到兩人共同的家。但是要她完全抽離協會,她可要大聲的說「不」!只因,她的餘生已經和「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纏綁一起了。
文/楊錦美
「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於1996年成立,以一個團體而言,是剛在萌芽階段。第一任理事長李重義在千辛萬苦的環境中奉獻了三年,在第二次會員大會改選中,我當選了第二任理事長,那時我真不敢想像我是否能擔當這個重任。
一個團體的運作看似簡單,但自從接任理事長之後,才慢慢了解它是非常需要專業、耐心與毅力的工作。規劃未來的遠景、策劃年度的工作計畫、推動身心障礙運動、募集活動經費、照顧會員的身心等,都須全心全力的投入。
回想任職二屆六年理事長以來,協會主辦無數次的活動,其中最值得驕傲也最辛苦的活動是,每年舉辦一次的「台南縣佳里鎮鎮長盃全國身心障礙槌球錦標賽」。記得第一次主辦時,心中既緊張又高興,緊張的是,這個活動也是接任理事長以來最大的活動,深怕因經驗不足而有所誤差;高興的是,經過長時間的籌備及密集的討論後,深獲協會成員的支持與肯定。在理監事、志工及熱心人士的同心協力之下,終於邀集全國各縣市的球隊共襄盛舉。看到各地來的身心障礙團隊在烈日下汗流夾背的進行比賽,在大雨中拄著枴杖、推著輪椅而陷入泥土中也照常比賽,著實讓我深覺不忍,但又使我更加敬佩這群永不認輸的勇者。這也是促使我更加努力推動會務的原動力。
一個團體永續發展的關鍵便是合群的幹部以及充足的經費。因經濟不景氣,政府的預算相對緊縮,如何開拓更多的經費來源,是協會最重要的工作,也關係著整個協會的運作效能。為了服務身心障礙朋友,本會新近推動游泳運動項目,強健這些朋友的體能,也開辦電腦訓練班、紙粘土藝術班等,期許每個會員能有第二、第三專長,提升謀生能力。
2005年4月25日是我卸下理事長職務的日子,由新榮中學胡學貴校長監交給新任理事長謝天生,繼續帶領幹部為協會努力打拼。兩屆理事長的任內有歡樂、有辛酸、有榮耀,更有無盡的回憶。期許每一位身心障礙朋友能獨立、樂觀,勇敢的面對每一個日子,讓未來更美好。
(作者為「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第二、三任理事長。感謝該會供槁。)
文/蘇信丞
1996年,有幾位台南縣土生土長的身心障礙朋友,因為常常參加台南縣政府社會局舉辦的身障聯誼活動,例如:醫學座談、棋藝比賽、家庭拜訪等,槌球便是在其間發展而來。但是因為社會局的社工員人力有限,難以推展全國性的比賽型活動,無法發揮更大的功能,因而發起成立「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其目的和理想就是要補政府不足之處。
協會成立之時,結合台南縣31鄉鎮一百多位身障朋友,為身障運動來努力。首先以槌球做為基礙,它不因障別或年齡而無法發揮,不論坐輪椅、拄柺杖、穿支架,都可以參加練習。協會自創會以來共培訓十幾位球員,一隊為頑皮豹A隊,成員有:楊財林、黃秀麗、陳永源、耿世璞、謝天生、吳義男。另一隊為頑皮豹B隊,計有:曾王玉霞、王清景、錢重全、葉振榮、謝博文等,各球員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果沒有長時間一起練習、培養團隊默契的話,想在比賽中得到好成績是非常困難的,但我們做到了。每年至全台走透透參賽,協會常常獲得很好的名次,更跨越身障組挑戰長春組的比賽。而且每年都舉辦一次以上的全國性槌球比賽,我們更有信心在將來舉辦國際盃槌球比賽。
2005年我們也推動了游泳訓練,希望鍛練身障朋友的體能。桌球訓練班也一步步的在籌備中,希望加強雙手雙腳的靈活度,減少中年二次殘障的打擊。電腦職訓班則早於1999年開辦,每年二期,每期4個月。預計2005年要出版期刊,報導本會各項活動預告、活動成果、會員心聲、工作機會、醫學知識、政策與福利、教育課程等。未來將結合台南縣其他團體,例如視障團體、肢障團體、脊髓損傷者協會、心智障礙團體等,共同推動身障運動。
我們更期待社會大眾所給予我們全方位的支持,除了精神上的支持,更需要資金和資源上的支援,使協會充分的發揮功能。
(作者為「台南縣殘障運動推展協會」理事。感謝該會供槁。)
江偉君——
她美麗又高學歷,正當前途一片看好,二十四歲時的一場車禍奪去她的行走能力,輪椅成了雙腳。
從雲端掉下來,她卻不要成為別人的負擔,重新學著在輪椅上展開新生活。自己滑著輪椅,她完成學業,擊敗眾多競爭者考入全世界第一大的資訊教育訓練公司,整棟大樓裡她是唯一的華人。因為業績卓越,又被挖角回台灣分公司任事業部經理。 除了商場上的成功,她加入「台美公民協會」做義工為台灣福祉而努力,還鼓起勇氣參加「台美小姐選美」,成為「台美小姐公主」宣揚台灣之美。
她愛台灣,也愛跟她有相似遭遇的弱勢族群。
為此,她還曾特地從美國飛回台灣兩個月,到立法院提供親身經歷,以供殘障福利法的改善。
「不只是給他魚吃,而是要教他釣魚」這是江偉君一直想為弱勢族群努力的目標。
別以為坐在輪椅上人生就是黑白的,江偉君的輪椅人生是美麗的向日葵。
她,怎麼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