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關尚勇
絕大多數的女性癲癇患者都可能會面臨婚姻與懷孕的問題,她們和家人最關心的不外乎下面三個問題:
答:研究報告顯示,有25%~33%的女性癲癇患者在懷孕的時候會有發作增加的現象,其原因如下:
答:懷孕期間的發作,特別是全身抽搐的全身性僵直陣攣性發作,因其經常合併呼吸中斷,會造成母子都缺氧。如果常常有這種發作,當然會導致胎兒受到傷害,尤其是在懷孕最重要的初期,甚至可能導致流產。除了流產之外,在發作時因為摔倒、碰撞,當然也會間接傷害胎兒。即使是溫和的複雜型局部性發作,雖然只呈現迷糊狀態的發作,也會有潛在的危險。
答:幸運的很,90%以上的癲癇孕婦都可以順利的完成懷孕與生產的過程,只有不到1%的患者在懷孕時發生癲癇重積(編註)狀態,也有2%的患者在生產時會發生全身性大發作。
答:的確有50%懷孕的癲癇婦女,在懷孕期間發作次數因而減少,可能原因有四項:
答:最基本的預防方法如下:
答:抗癲癇藥物對懷孕具有影響的危險性分出以下五級:
答:有些癲癇藥物確實會造成胎兒畸形,有的則比較安全。目前,在台灣使用的抗癲癇藥物不是C級就是D級兩種,屬於C級的抗癲癇藥物有癲通、利福全、樂命達,屬於D級的有癲能停、邁蘇寧、煩寧、魯米那和安神錠。D級的抗癲癇藥物當然勝過C級,但這裡要先強調一個觀念,就是這個分級純粹只是針對孕婦而言,對於一般的癲癇患者並不適用。所以,並不意味D級藥物比C級藥物來得差,相反的,在臨床上D級的藥物使用的數量遠在C級之上,許多的癲癇症狀還非得靠D級藥物。其實,就算是C級藥物仍可能會導致畸形,只是比率較少,畸形程度較輕罷了。
答:抗癲癇藥物導致胎兒的畸形一般談來都算輕微,有的不仔細看還看不出來,而且發生率也只有不到4%而巳,僅為一般婦女的2~3倍。這些畸形多半以顏面和肢端為主,包括:鼻子較短較扁、鼻孔朝天、眼距過寬、眼瞼下垂、斜視、耳朵過低、嘴巴寬大、人中過長、嘴巴下翻、手指粗短、指甲發育不良等。偶而可見較嚴重的小頭畸形、發育遲緩或脊柱裂癒合不良等。
答:癲癇學上,會一代傳一代有家族傾向的遺傳性癲癇多半是屬於良性癲癇,只需服用一種藥物而且其劑量不大就可以控制良好,而且這些癲癇也不會影響智力、求學、婚姻和傳宗接代。成年之後,這些癲癇常會自動銷聲匿跡、自動痊癒。只有少數難治性癲癇具有遺傳性,這些癲癇通常為很早發病,並且導致嚴重智障或身體其他器官系統病變,論及婚嫁媒娶和傳宗接代的機率微乎其微。所以,幾乎不必考慮遺傳問題。
答:我們的結論是女性癲癇患者都當然可以懷孕,而且可以很放心的懷孕。但是原則是癲癇要先獲得良好的控制才懷孕,其次是懷孕中要遵循本文中的各項原則。那麼,生個白胖的健康寶寶是指日可待了。
編註:一般的大發作通常是二分鐘左右的抽動,病人休息一下會逐漸醒來,但是有些時候病人尚未醒來,又再次發作,甚至一直發作,這時就有「重積癲癇」的可能性了。發生這種狀況時,病人因不斷的抽痙,會有腦部缺氧的變化導致體內酸中毒;另外,肌肉因抽動太厲害而崩解,也可能合併有高溫等狀況,這時病人會有致命的危險性,所以重積癲癇是一種急症,一定要送醫院緊急處理。
(作者為「中華民國兒童癲癇協會」秘書長、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主治醫師。本文轉載自台北榮總「超越顛峰聯誼會」2006年3月第10期年刊「超越顛峰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