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麗津
一、源起
台灣社會人口已經高齡化,尤其嘉義地區老年人口比率高(約11.2%),長期照護需求攀升,為使患者後續性照護計畫得以延續、有效運用急性醫療資源,並因應行政院衛生署「老人長期照護三年計畫」推動多層級照護服務模式,連結社區,提供更完善的服務網絡,因此嘉義聖馬爾定醫院耗時三年建構新長期照護大樓。護理之家於2000年1月6日成立,衛生署核設200床,佔床率維持在9成以上。基於促護理之家社區化、鼓勵居家照顧、實踐在宅老化等理念,2000年11月14日成立日間照護中心,提供20位個案之服務量。
失智症患者的照護問題近年來受到各界關注,其異常行為如:走失、記憶退化、認知與人格之改變等,均影響其處理日常生活事務能力及社會功能,也因此造成老人及家庭照顧者極大的困擾及壓力。行政院衛生署正在發展本土失智症照護模式,內政部亦委託專家學者研議「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致力發展新型照護模式,失智症日間中心乃屬其中之一。依本院運作日間照護經驗所得,嘉義地區民眾對於日間照護之服務運用尚屬萌芽階段,家屬與個案對服務價值觀感之歧異,直接影響接受日間照護意願,再加上民眾對此服務瞭解者少之情況下,開發日間照護個案之困難度比機構式照護更高,而在進行失智日照服務之效益評估時,亦發現成本收益的確很難達到平衡。
植基於深耕社區之理念,加上教會醫院發揚基督博愛精神之使命感,對於不同程度的失智症患者,希望能建置一完整且具示範性的服務體系——由居家、日間至機構來服務社區民眾,即使未來將處於收益失衡的狀況下,仍毅然投入,並於2002年5月承接嘉義市實驗社區之失智症日間照護服務計畫,特別針對失智症個案之照護需求與疾病特性,重新規畫日間照護中心活動空間,以嘉義地區長輩們熟悉的農業社會生活背景,作為環境建構素材,營造懷舊治療氣氛,使失智患者在適當的刺激與治療性環境中,增加與他人接觸的機會,並獲得所需之服務安排,同時仍能持續接受親情的照顧。嶄新的日間照護中心於2002年9月17日開始正式提供服務。
二、服務宗旨
秉持基督博愛之精神,在體貼的服務、完全的信賴、全人的關懷三大理念下,以優質、專業化的長期照護團隊服務模式,提供社區輕、中度失智症患者日間的照護服務,促進本土化失智照護模式之建立。 透過個別性、完整性及人性化的照護計畫,促進失智症患者社會互動,維持及延緩其身心功能的退化,讓患者享有安全與尊嚴、增進患者及家屬的家庭生活品質,以延緩失智症患者進住機構的時間,降低機構式服務的使用,減少長期照護成本支出。
三、服務對象
服務人數20人;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之鑑定標準,經精神科或神經科醫師評定為輕、中度之失智患者(CDR≦2分),並具有行動能力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在巴氏日常生活功能量表評分為70分以上,無法定傳染病者。申請交通車、照護費用補助者,需於2001年7月1日設籍於嘉義市、年滿20歲、經實驗社區中心轉介且符合上列條件者。
四、服務時間
每週一至週五(國定假日除外)上午8點~下午5點。
五、服務內容
時間 | 週一 | 週二 | 週三 | 週四 | 週五 |
08:00~09:00 | 早晨的約會─迎向美好的一天 | ||||
09:00~09:30 | 讀報時間 | ||||
09:30~10:30 | 健康追蹤 | 回憶治療 |
團體競技 溫熱療法 |
團體競技 賓果遊戲 |
健康環 |
10:30~10:50 | 點心時間 | ||||
10:50~11:15 | 音樂欣賞 | ||||
11:20~14:00 | 享用美食時間/午休 | ||||
14:00~15:30 | 復健治療 | 才藝時間/看圖畫畫 | 復健治療 | 才藝時間/揮毫 | 音樂律動 |
15:30~16:00 | 點心時間 | ||||
16:00~17:00 | 捏土創意 | 戶外散步 | 電影欣賞 | 拈花惹草 | 美儀時間 |
17:00~18:00 | 梳裝打扮、準備出發-Bye Bye明天見 |
六、收費標準
七、服務特色
日照中心地板面積約550平方公尺,位於一樓,依護理人員法所訂機構設施標準、採無障礙設施,活動空間依活動設計原則及以嘉義地區長輩們熟悉的農業社會工具作為緬懷的素材,佈置於日間照護的生活空間中,營造懷舊治療氣氛,包括護理服務站、交誼客廳區、配膳區、復健區、男女午休息室、衛浴室、團體活動教室、茶廳等。主要通道出口以圖畫、木櫃等裝飾,並設防走失門禁偵測——在個案所穿著之鞋中貼上感應膠片,並在各出口設置感應器,在個案通過時即會響鈴,提醒工作人員注意個案行蹤。必闢建一處由室內單一出口的徘徊遊走花園綠地與供休憩的復古桌椅——讓個案在園區內安全遊走、散步,接近陽光。
除醫師、護理人員、社工師、復健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以科際整合模式提供長期照護服務外,急性醫療如急診、住院、門診由本院24小時支援,而護理之家每週有亦三次家醫科門診時段、芳安中醫部每日門診看診。急診、住院、門診、護理之家、居家服務等醫療服務系統完整,各科間連繫密切、協調方便。另外,尚有志工資源包括學校、社會人士共同協助日常娛樂活動、關懷等。
(本文作者為嘉義聖馬爾定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