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功的學障成人之觀點看學習障礙教育(節錄)

文/洪儷瑜、佘曉珍、呂美娟、黃裕惠、李玉錦、邱金滿、陳秀芬

  本研究由「台北市學習障礙者家長協會」之會員代為尋訪個案,初步尋訪的條件是大學畢業,且有成功事業,但國小學習曾有長期性的讀、寫、算或空間等困難。研究者先初步參加受訪者的有關個人成長經驗的演講,研判受訪者所談的個人學習困難並非環境、感官或其他不利因素所造成,再邀請受訪者接受本研究之訪問,並說明本研究目的與方式,且徵求受訪者的同意。

  本研究最後獲得兩名受訪對象,一位現年五十餘歲(本研究簡稱為S先生),現為大台北地區某國立大學副教授,另一位現年三十餘歲(本研究簡稱為L先生),擔任板橋地方法院少年法庭觀護人。本研究根據受訪者的陳述以學習障礙的四項鑑定標準,確定受訪者確實為學習障礙。

  本研究分析訪談資料後,分別提出下列兩個主題探討學障者成功之主要因素。各主題分述如下:

(一)學障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所可能遭遇之困難

  本研究之學障受訪者在學校期間所遭遇的困難,除了學障者所需面臨之學科學習的困難外,尚有與同儕、教師間之人際關係的困難,以及個人適應方面的問題。

1. 學科學習的困難
  S和L兩位學障者均表示,他們在國小常在全班敬陪末座,並有留級的記錄,他們的學科成績低落的問題一直持續到高中階段。雖然到中學階段,他們慢慢發現自己的優點,但是他們成績仍是不好。S先生小學畢業因成績太爛,老師不准他參加學校的升學考團體報名,他在每一個求學階段(小學、初中、高中)都曾留級一次。L先生有嚴重學習困難和留級的記錄。

  由兩位學障者的困難以及後來在語文方面的成就發現,學障者在學校學業成績不一定符合其學習困難與優勢,尤其是兩位受訪者在國語文的成就(S先生是高中國文老師,L先生每年兩百場以上的演講,著書十餘本,且為國內大報撰寫專欄),在其小學時代並無法預知,甚至連小學的國語都不及格。此外,發現他們在小學或初中時代,並不是單純數學科成就低或某幾個學科有困難而已。由此可見國內目前對學障學生學習困難之標準,常要求僅能有一科或少數科目的低落,篩選時甚至拒絕所有學科均低落的學生,該作法確實值得商榷。

  學障學生是否只需要學科補救或輔導?在S先生的例子恰好提出反證。當學障學生有動作協調或空間的困難時,他在學校除了課業外,尚可能有體育課或其他方面學習的挫折;甚至是遊戲的學習,S先生也覺得很困難。類似的例子也發生在L先生的身上,他們兩人的經驗提醒我們,學障者在學校可能的學習困難不應只有學科方面的學習,他們的困難類型與領域可能是無法預定的。

2. 人際困難
  學習障礙全國聯合委員會(NJCLD)後來於1988年的學障定義中提出學障者可能「有自我規律的行為(self-regulatory behavior)、社會覺知(socail perception)、人際互動(social interaction)等問題」,很多學者對此說法提出質疑,並表示人際與行為問題應不是學障者主要特徵,或是認為人際與行為問題不應是學障教育的重點。然而,當聽到兩位受訪者在學校的孤獨以及在人際上所受到困難,也許會贊同1988年定義中對此問題獨特的主張。

  S先生由於功課差亦遭來同儕的嘲弄與欺負,加上分辨人際是非能力差,又缺乏與同儕遊戲的能力,讓他在學校裡一路孤獨的成長,連最需要同儕的青春期,他都是孤獨的。他的一句「我基本上是跟人不親的,我很習慣孤獨」,已可道出他這一生中的人際關係。雖然他已不再將此視為問題,自認成熟到可與人相處,而且在任教的大學擔任行政主管多年,但他對人的逃避與不信任的態度,不難溯源於成長歷程中所遭遇人際上的挫折,他的單身也可能反應出另一種人際適應的問題。

  L先生在他的回憶中也指出,小時候在人際方面的困難,他會以做較卑微的事以換取友誼。長期人際上的不利讓L先生有超強的好勝心,其好勝心雖是他事業成功的動力,但卻也是他長大後在大學、婚姻、與事業中人際關係的阻礙。兩位受訪者學習能力上的困難均影響他們的人際關係,雖然兩人在做人處事方面風格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小時候均曾試著主動去做較卑微的事或用物品去爭取友誼,反應出一個人際地位低落者所做的掙扎,最後他們兩人也都選擇逃避人群,只是逃避的方式不同。S先生刻意的退出人群的互動,而L先生則是以防衛或反抗的方式(先聲奪人)逃避與人的接觸。小時候的人際適應問題似乎仍延續到成人生活,他們雖然能在事業上成功,但卻仍難克服自己在人際方面的困難,基本上,他們仍是孤獨的。

3. 個人適應困難
  長期的低成就,讓兩位學障者對自我的形象均不佳,S先生曾長期認為自己是智障者,甚至嘗試以自我放棄的方式逃避身心上的痛苦或人際間的窘境。

  成長過程中長期的失敗,讓兩位學障者仍無法肯定自己的成就或能力,主導個人行為的仍是自己過去的失敗經驗,似乎他們仍很難由失敗中找出積極建設性的意義。訪談過程中研究者發現,較年輕的L先生甚至會刻意迴避描述失敗的經驗,似乎他們現有的成就仍掩蓋不住過去的失敗。

(二)學障者成功之主要因素

1. 克服障礙邁向成功的歷程
  由兩位學障者的陳述中似乎可以發現,他們兩位今日的成就均有一個重要的轉捩點,那就是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時。S先生發現自己記憶力的優勢,而L先生則發現自己在分析組織與創造力方面的優點。S先生努力的運用他的記憶力,L先生運用他的分析能力獲得地理科的成就,但是他們比別人用功努力也是其成功的另一項因素。

  除了努力外,兩位學障者積極的開發對自己有效的方法,也是他們邁向成功的另一項關鍵。S先生提出對他有效策略有二:紀律(規律性)、圖像與文字間的互相轉換能力(聯想力)。L先生指出對自己有效的策略有:掌握重點以及創造有效的策略。他說「後來就背不起來就算了,但是做事我很有方法,一件事情我很容易就挑出什麼是最優先的、什麼是重要的。」例如自己獨特的編碼系統幫助記憶所輔導的個案,以及自己重新聯想外界的訊息。

  上述分析發現,兩位學障者在克服個人學習障礙的歷程中,主要的個人因素在發現自己的優點、努力與付出、有效策略的運用、以及自我實現等四項,與Reiff等人(1996)綜合學障成人成功之經驗所提之「事業成功模式」三種力量相似。Reiff等人提出成功的學障者有一股控制或掌握自己生命的努力(an effort to gain control),這正是本研究所得學障成人克服障礙歷程中之最終表現——自我實現。Reiff等人認為,掌握自己生命的力量分別有內外兩種表現,內在的表現是成就欲望(desire to succeed)、目標取向(goal orientation),以及對自己能力表現之重組(reframe),這正是本研究在歷程所發現的三項要素:努力、運用有效策略,以及發現自己的優勢(重新認識自己);外在的表現則是學障者在自己的能力與工作環境取得最佳適配後,堅毅不拔的表現。此外,有效運用外在的支持系統也是支持他們外在表現的助力,外在的支持系統的重要性在本研究受訪者的經驗也被證實。

2. 外在的支持系統——家人或師長的助力
  除了個人內在力量外,家長或師長的接納與支持也是他們成功的重要因素。S先生雖然在大學以前沒有遇過願意鼓勵接納他的老師,也沒有父親(來自單親家庭)的支持,但由於他母親的無條件接納以及有計畫的訓練與引導他,而讓他得以成功。相較之下,幸運的L先生由初中、高職一直到大學,都有師長鼓勵他,而且再加上他父母對他的包容與接納,以致到婚後他太太的接納,這些都是他在成功道路上的重要力量。

  S先生聽到母親在病危時,獲知他考取研究所的消息的反應:「我就知道我的孩子不錯,我等了很久,現在終於可以瞑目了」,他才發現事實上母親很在乎他的成績,只是一直都未曾將她的期待表露出來,給他施予壓力。

  L先生也有十分接納他的父母,「我認為學不會就算了。因為我一直認為我父母期許沒有那麼高,所以我覺得好像也不是很要緊的事。我父母親認為這方面,英文數學不行,考不好是應該的」,甚至以至少會一題來肯定L先生。除了父母的接納與不放棄外,同時身為國中老師的大姐在國一時也給他很大的鼓舞,另一位國中林老師的鼓勵與關懷,高職教官與國文老師對L先生在寫作上的鼓勵,以及大學時教心理測驗的教授,由心理測驗結果讓他知道自己在學習上的優勢與劣勢,鼓勵他以優勢學習。L先生在訪談中常表示對這些師長的「感恩」。

結語

  本研究初步分析發現,兩位學障成人不只是有學科學習的困難,在學校的學習困難之多樣,導致個人所遭遇之困難會因不同障礙類型而異。此外,他們也面臨嚴重的人際問題,他們的障礙甚至全面性影響了他們的自我概念的發展,因此,傳統認為學障學生只需補救教學可能是值得深思與檢討的。

  在學障成人克服障礙的歷程看來,他們克服障礙的共同歷程可分為四步驟:

  • 找到自己的優點(或發現自己的優勢)
  • 比一般人更多努力的運用自己的優勢
  • 發現對自己有效的方法並有效運用之
  • 學障者自我實現的追求

  例如S先生的規律性、聯想力與藏拙式的避開缺點,以及L先生的掌握重點、懂得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最後是學障者自我實現的追求。由上述歷程發現,學障者對自己的充分瞭解與掌握,是其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兩位受訪者均表示,一個學障特教老師應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的優勢,讓自己知道學習的失敗不是因為智障或太笨,因此,學障教育的方向也應有所調整。

  此外,二位受訪者都肯定,小時候家人或成長過程中師長的接納與鼓勵對他們是重要的,尤其S先生的故事中,其母親幾乎是唯一對他有影響的老師。L先生也表示他不太能由老師的教學獲得學習,但是老師的鼓勵與接納讓他印象深刻。

(本文原刊載於《1997海峽兩岸特殊教育研討會論文會編》,並節錄自1998年6月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出版之《學習障礙資訊站》第1期。感謝該協會慨允轉載。歡迎參閱較詳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