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落後的是觀念
文/畢柳鶯
這些年來,我有多次機會赴國外進修或旅行,逐漸得到一種讓人感慨的結論:國內肢體健全的所謂自然人,在物質生活上,比起先進國家毫不遜色,甚至更為奢華。而國內殘障病友的生活品質與國外相較,卻有著嚴重的落差。
君不見台灣各大百貨公司,美侖美奐,各種高價進口貨品應有盡有;國人赴國外旅遊,採購能力數一數二。國內處處高級餐廳,美食佳餚唾手可得。反觀歐美先進國家,百貨公司沒有我們大、貨品不見得那麼齊全,人民的食衣住行,看來也比我們簡單的多。
2002年9月赴日本參觀輔具展覽以及殘障機構,更加有此感慨!我們在輔具展覽會場看到一段影片,一群重殘的小朋友,坐在輪椅上,頭上戴著安全帽,輪椅的腳踏板上套著半個輪胎;他們以手搖桿控制電動輪椅,縱橫全場,用加裝在輪椅腳踏板上的那個輪胎「撞足球」。看著孩子們興高采烈、聚精會神「撞足球」的畫面,我駐足在螢幕前感動良久。這不需要高科技,也不花多少錢,只需要一點心意,我們落後的是觀念。
橫濱市的殘障中心除了提供醫療、職訓等服務外,還有一個體育休閒中心。設有健身房、游泳池、體育館、舞蹈教室、圖書館、交誼廳等。所有橫濱市民,不論是自然人還是殘友都可以付費來此健身、休閒。希望自然人與殘障者經由這樣的互動,建立正確的互相尊重與扶持的觀念,並破除將殘障者孤立成次團體的迷思。
在體育館裡,多位中風的中老年人,跛著腳,一手捲曲僵硬,用好手拿著乒乓球拍,一來一往的廝殺起來。雖然,撿球的機會比一般人多了些,絲毫未減其娛樂和健身的效果。
想起輕度中風的家父,在乒乓球場上中風,之後再也沒有回到球場。假如,台灣也有這樣的環境設施,家父中風以後就可以繼續他酷愛的乒乓球運動,也可以繼續維持豐富的社交生活,不至於提早退縮在家裡,孤獨的在家裡練功、看醫藥廣告,試各種偏方。
游泳池裡,有自然人,也有各種肢體殘障朋友。有兩位一側偏癱的殘友,靠者單邊一手一腳的運動,竟然可以筆直而快速的來往於水道中,毫無偏差。一位雙下肢大腿截肢的殘友,在兩腿間綁著一個浮板,用雙手奮力往前滑,不落人後。
這是殘障復健的最高境界,殘障者不覺得自己殘障,自然人雖認知殘障者有其不方便處,但尊重他們一如常人。
醫師的叮嚀
大家都知道肢體健全者需要規律運動,才能維持最佳體能,避免未老先衰,預防各種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痛風等的發生。與常人比較起來,運動對殘障者而言更形重要,因為運動可以協助肢體障礙者恢復身體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及肢體萎縮、攣縮等併發症,最重要的是讓障礙者重新進入社會生活、更加獨立。
2000年雪梨的殘障奧運中華隊有25位選手總共參加田徑、柔道、桌球、網球、游泳及健力六個項目的比賽,且獲得多項獎牌。這是一種國家進步、殘障者生活改善的指標之一。不過我們應該朝向這樣一個目標努力:那就是所有運動休閒或健身的場所與設施,在設計的時候,就同時考慮到要讓肢體障礙者也能來此運動,也能使用這樣的設施。
殘障運動中又以游泳是最不容易產生運動傷害的一種,且由於水的浮力是一種助力,即使四肢都受到侵犯的肢體障礙者,也可以從水中運動得到許多好處與樂趣。目前基督教青年會(YMCA)在台北、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幾個主要城市的游泳池設有身心障礙服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本文選自《醫步醫腳印》一書,作者現任台中市立復健醫院院長。感謝聯經出版慨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