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樂點燃生命的亮光——呂文貴

文/宋芳綺

  今年已經十八歲的呂文貴,身軀裡卻裝著一個稚嫩、天真的靈魂。雖然上帝關閉了他的靈魂之窗,卻以音樂為他開啟生命的大門。

  現為台中縣私立惠明學校高中部學生的呂文貴,是惠明小小樂團的第一提琴手,近六年來,他隨著樂團受邀到學校、監獄、社團等公益義演三百多場次,總能帶給大家快樂,進而激勵人心。

  • 全盲加重度智障

  1984年,呂文貴出生於屏東三地門,是個排灣族原住民孩子,在家裡的五個孩子中排行老二。文貴是個早產兒,一出生就在保溫箱裡待了兩個多月。因為父母需要出外打工,無力照顧幼子,便把文貴交由奶奶照顧。

  偏僻山區資源缺乏,奶奶不知該如何照顧、教育這麼一個視障的孫子,因此,整整七年,文貴幾乎是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因為他是全盲,所以奶奶只能以限制他的行動,來保護他的安全,能給予的僅是吃喝拉睡等身體上的照料。

  一天,一位在台中縣大雅鄉惠明學校擔任保母的阿姨,到屏東家裡探望文貴的媽媽。當這位阿姨知道了文貴的情形,便建議文貴媽媽,將文貴送到台中惠明學校就讀,讓他接受教育。

  「台中那麼遠,我們怎麼送他去上學?」文貴媽媽有些猶豫。
  「惠明學校有宿舍,可供遠到的學生住宿。」
  「但是,……我們沒有錢。」文貴爸爸終於說出了內心裡真正的難題。
  「沒錢沒關係,惠明學校是本著基督教精神所創辦的私立學校,完全免費就讀。」

  這幾句話像一道曙光,擦亮了文貴父母的心房,更擦亮了文貴的生命。

  • 一切從零開始

  1991年,七歲的呂文貴進入惠明學校就讀。

  每一位初到「惠明」的學生,都有一個月的觀察時期,以了解學生的障礙程度。老師再根據學生的需求量身訂做一套個別化的教材。

  文貴是一個全盲加重度智障的孩子,七歲以前,他失去了接受幼兒教育的先機,文化的刺激不足,因此,文貴的心智成長幾乎是一片空白。不僅生活方面無法自理,連語言的表達也相當困難。

  惠明學校陳麗玉校長回憶起當年的情形:

  「文貴初到學校,校方有一個簡單的面談,以了解孩子的狀況。當時,文貴語言表達能力相當弱,幾乎是答非所問。吃飯、穿衣、上廁所的能力也不足,他像是一個初生的幼兒,一切要從頭教起。」

  一切從頭教起。

  第一位教導文貴的蔡秀琴老師用心地教導並紀錄文貴的生活點滴。

  儀表:活潑又可愛,聰明又頑皮,是個人見人愛的小男孩。黝黑的皮膚,看起來很健康,卻患有氣喘,容易感冒。喜歡樂器,對任何會發出聲音的東西愛不釋手。

  飲食能力:食量大,常將食物塞得滿嘴再吞下去,較不愛吃青菜,因為不敢喝鮮奶,所以會故意讓鮮奶從嘴角流出來。

  穿著能力:會脫鬆緊帶褲子,會脫套頭衣、襪子、鞋子。但還沒有穿著能力。

  如廁能力:還不會表達大小便,喜歡玩馬桶,小便時偶爾會弄濕褲子,小便能力尚須訓練。

  盥洗能力:不會刷牙、漱口、洗臉等,很喜歡玩水,常把水龍頭開得很大。

  說話能力:咬字較不清楚,音質甜美,可以講很長的句子,音域廣,可以唱很高的音階。

  行為方面:活潑好動,從不知危險,常常撞得傷痕累累。很愛玩,常跟其他小朋友講話。很好奇,常發問,問得讓人招架不住。

  定向行動:方位定向不錯,但很愛玩,不專心,常邊走邊玩,一段路走很久。

  蔡老師從不同角度回憶文貴當年的情景,勾勒出一個頑皮可愛的小男孩的鮮明形象。

  • 千里馬遇到伯樂

  如果說,上帝關閉了文貴的某些窗口,但祂至少為他保留了一扇藝術的天窗,只要有人為他推開天窗,他就能跨越生命的藩籬,走進另一個充滿信心的音樂殿堂。

  文貴,這匹看似「駑鈍」的千里馬,很幸運地來到惠明,遇見了伯樂。

  最初的幾年,蔡老師的心思放在文貴的生活自理和語言表達的訓練上,並未察覺到文貴有異於常人的音樂天賦。

  因為「惠明」是教會學校,每天早晨都有一段「敬拜時間」,在「敬拜時間」裡有詩歌唱頌。十歲那年,蔡秀琴老師在文貴身上發現他對音樂的敏銳度。

  「文貴有語言障礙,所以,敬拜時間他不太開口唱歌。有一次,從禮拜堂回到教室,文貴自己摸索著彈電子琴,似乎彈出一些曲調,仔細一聽,他所彈的旋律竟是在禮拜堂裡教唱的聖歌。」蔡秀琴老師說。

  往後,蔡老師更加注意觀察文貴。蔡老師發現,文貴音感奇佳,有幾次,蔡老師故意播放兒歌給他聽,聽過一兩遍,他就能流暢地彈奏。

  「而且,文貴不只會彈電子琴,他還能夠彈鋼琴,沒有學過鋼琴的他,運用自己的指法,將詩歌的旋律正確無誤地彈奏出來。」蔡老師十分驚訝。

  這是個令人驚喜的發現,蔡老師向學校反應,校方認為,既然文貴有這方面的才能,就儘量讓他多聽音樂、多彈琴,並商請音樂老師給予他多一些指導。

  1996年,一位俄國的特殊教育音樂家計畫在俄國舉辦一個國際性的視障者音樂才能表演。這位俄國的特殊教育音樂家委託東海大學的柯教授,代為尋求台灣具有音樂才能的視障者。

  當柯教授陪同俄國音樂家來到惠明學校,校方推薦一位澎湖來的小男生和呂文貴給專家鑑定。當時已經十三歲的文貴,在生活智能方面還像是個小孩子,吃飯、穿衣、大小便都還需要老師從旁協助,無法自理。但是,他音樂上卻展現出不凡的天賦,許多旋律只要聽過一遍,幾乎就能隨手彈出。經柯教授評鑑,文貴在音樂方面確實是可造之材。

  校方既然確定文貴有音樂方面的天賦,便積極地為文貴規畫學習生涯,幫他尋求專業的鋼琴指導老師,希望他能夠發揮所長。學校幫他找到很有愛心的鋼琴老師教他鋼琴,如此一來,文貴的鋼琴進入了正統的學習。

  文貴在樂器方面的學習慾相當旺盛。有一次,有一個樂團到惠明學校表演,文貴一聽到小提琴的聲音,充滿了興趣。事後,他主動向惠明學校的陳執行長要求:「阿貴要學小提琴。」

  「學習小提琴不容易,文貴能嗎?」陳執行長雖然有些質疑,但又不便澆熄文貴的學習熱忱,於是,試著讓他學習小提琴。想不到,文貴在小提琴方面的學習也有驚人的表現。

  文貴很幸運,在鋼琴和小提琴的學習都有很好的專業老師指導,而他的另一位導師賴清容,更是一位最佳的陪伴者,賴老師本身學過鋼琴和小提琴,時常利用課餘時間陪著文貴練琴。

  除了接受鋼琴和小提琴的正規訓練,興趣廣泛的他同時涉獵了木琴、口琴、笛子等,吹奏自如。爵士鼓方面,只要聽過的音樂,他就能隨著節奏打鼓,文貴說:「打鼓太簡單了,根本不用學。」

  儘管文貴是個多重障礙的孩子,但在音樂的國度裡,他是個充滿自信的樂者。常常,在老師上音樂課時,會請文貴幫忙伴奏,文貴一點也不推卻,他很樂於接受這樣的任務,當老師的小幫手。

  「一般的孩子學習樂器,常常是來自父母的規畫與期許,所以不見得是有興趣的學習。文貴不同,他天生是個喜愛音樂的孩子,學習樂器是一種享受,從音符旋律中,得到最大的滿足與快樂。」賴清容老師說。

  • 沒有憂愁的孩子

  重度智障,對文貴而言,與其說是生命的一種缺陷,不如說是上天的賜與。因為,文貴的生命感受只有快樂,沒有憂愁。

  在心智年齡上,文貴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即使他已經十八歲,他的言行舉止有時仍像個八歲的孩子,天真可愛。

  陳校長憶起文貴因疝氣而開刀的情景。

  「當時,因為擔心他會害怕開刀,所以,事前我們幫他做心理建設,告訴他,生病了,一定要開刀才能健康起來。有趣的是,文貴不擔心開刀痛不痛,而是關心醫生用什麼刀,他告訴我,『校長,我們帶水果刀去,好不好?』」陳校長笑著說。

  手術後第二天,陳校長和老師到醫院探望他,見他恢復情形良好。陳校長告訴他:「文貴,你帶領我們禱告,請求上帝讓你的傷口趕快好起來。」文貴說:「好!」然後雙手握拳,認真而大聲地對上帝說:「愛我們的上帝,謝謝你,讓阿貴開刀順利,現在,阿貴的小雞雞很痛,請你讓阿貴的小雞雞趕快好起來。」

  文貴天真無邪的禱告詞,令人感動。陳校長說:「文貴個性開朗、純真,總能帶給周遭的人喜樂。他的情感表達相當直接而豐富,他把一切事物都當成是有生命的,而且相親相愛。」

  陳校長提及,曾任靜宜大學校長的李家同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教育家,他時常帶著靜宜的學生到「惠明」當義工、帶活動。有一次,正好李教授和文貴分在同一組,這一老一少手牽手散步校園,彼此互動相當自然、有趣。此後,李教授每到惠明學校,一定會探望他的忘年之友——呂文貴。

  一次,李教授來訪,文貴正在音樂教室拉小提琴,陳校長陪同李教授到音樂教室看文貴。

  「文貴,李叔叔來看你了喔!」陳校長說。

  「哪一個李叔叔?」

  「就是李家同叔叔啊!」

  文貴很喜歡「李叔叔」,一聽到李叔叔來了,便暫停練習。他隨手拿了一塊松香抹小提琴弦。

  「文貴,你在做什麼?」陳校長問。

  原設想他會回答:「我在為小提琴抹松香。」沒想到,文貴竟然說:「我在餵小提琴吃飯。」

  這個出人意料的答案令陳校長和李教授一陣愕然,隨即相視莞爾。

  「是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小提琴抹松香,確實是在餵小提琴吃飯,給它營養啊!」陳校長相當感動於文貴的純真。

  有時,文貴練習小提琴,聽見身旁有小狗的聲音,他會停下琴,認真地說:「小狗,我練習好了,現在換你來拉。」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撞到大樹,他會不斷地向大樹說:「對不起!」

  • 祝妳「早生貴子」

  文貴的思維模式是直線思考,對文字的了解與應用也是就「字面」或是「字音」去解釋。

  有一回,學校一位女老師結婚,賴老師帶文貴一起去喝喜酒,臨行前,賴老師為文貴「惡補」了幾句祝福語,讓他在喜宴上為老師祝福。

  當天,文貴的表現很得體,他向老師舉杯敬酒,並祝福老師「早生貴子」。

  隔天,文貴遇到陳校長,也開心地祝陳校長「早生貴子」。事後,賴老師問他,「文貴,你知道早生貴子的意思嗎?」

  文貴天真率直地回答:「知道啊!就是早一點找到櫃子,把鞋子放進去。」聽著文貴解釋字義,賴老師早已經笑彎了腰。

  對於數字和金錢,文貴沒有大小、多寡的概念,只能以「個體」來理解。例如,給他一個一元的銅板,告訴他:「這是一塊錢。」再給他一個一元銅板,他會告訴你:「兩塊錢」。但是,如果你給他一個十元銅板和一個一元銅板,他的答案還是:「兩塊錢。」因為,他認定每一個銅板都是一塊錢,所以兩個銅板就是「兩塊錢」。

  • 天真的貼心寶貝

  在「惠明」,文貴是個快樂的孩子,因為不論是校長、老師、保母姊姊或同學們,有太多人愛他、關心他。尤其,他目前的導師賴清容,更是視他如己出。

  因為文貴家住屏東,星期例假日沒有辦法回家,父母因為工作的因素,也無法常常來探望他,心疼他的賴老師,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放假日就接他回自己家裡。

  文貴很喜歡到賴老師家,因為李叔叔(賴老師的先生)也很疼他。賴老師家裡有鋼琴、小提琴,文貴隨時可以練習,另外,李叔叔有很多好聽的音樂CD,文貴可以整天浸淫在音樂的享受中。

  在賴老師家,文貴像是在自己家裡一樣輕鬆自在。

  「其實,文貴這幾年進步很多,他很懂事,會主動幫忙做家事。每次吃完飯,他會起身收拾碗筷,幫忙洗碗。剛開始,他洗得不乾淨,我需要幫他善後,經過幾次的教導,他現在可以把碗盤洗得很乾淨了。只是清潔劑用得很兇,沒兩天就被他用完了。」賴老師笑著說。「文貴有時候很貼心,聽到我先生下班回來,他就會去幫忙放洗澡水,然後準備和李叔叔洗皇帝澡。」所謂「皇帝澡」就是放水到浴缸,直到浴缸水滿溢出來,文貴說:「這樣細菌才能洗掉。」

  賴老師常會帶著文貴去逛街、買東西,讓他從情境教學中實際運用上課所學習的技能。文貴最喜歡到「大買家」物流中心,因為那裡有電子琴展示區,文貴可以去玩電子琴。有幾次,售貨人員邀請文貴現場表演,文貴一點也不怯場,彈得好開心。

  「文貴真的很喜歡音樂,只要有音樂可以聽,有琴可以彈,他可以不吵不鬧,快樂一整天。」

  賴老師像母親一樣關心、疼愛文貴﹔文貴對賴老師相當信任、依賴。他喜歡抱抱賴老師,甚至偷偷的「親」老師一下,以表達他內心的歡喜。文貴告訴賴老師:「以後有錢,你們要蓋大房子,要留給文貴一個房間。」

  • 父母以文貴為榮

  文貴的父母,因為經濟與工作的因素,無法照顧、栽培文貴,也無法常常來探望他。但是,他們每次來「惠明」看文貴,都發現文貴有令人驚喜的表現與進步。

  有時,遇到家族的喜慶典禮,文貴的爸媽會特地來帶他回家,安排文貴在婚禮的慶典上表演樂器,讓族親知道,文貴是這麼優秀的一個孩子。

  文貴媽媽說:「真的很感謝上帝的安排,讓文貴能夠來到惠明學校受教育。更要感謝惠明的校長、老師和保母們,大家這麼疼愛文貴,用心栽培文貴。」文貴爸爸與媽媽言語中帶著說不盡的感激,他們因文貴而感到喜樂、驕傲,他們以文貴為榮。

  • 給他機會發揮潛能

  學習音樂六年,文貴屢次在全國音樂大賽中的鋼琴比賽表現亮眼,令惠明學校的陳校長和老師們感到相當欣慰。在小提琴的學習上,也有很不錯的成績,他曾榮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會頒發的小提琴第二級證書。

  樂觀的文貴,對每一件事都充滿好奇,喜歡和人接觸,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雖然常常詞不達意,但是他不害羞,不怕說錯話,能夠主動學習,所以語言進步得相當快。

  雖然他在生活自理方面的學習比一般學生遲緩,但是,現在的文貴已經能夠自己穿脫衣服、整理內務,甚至可以自己洗衣服。

  「好學,是文貴成功的原因。」陳麗玉校長說:「像文貴這樣的孩子,要給他機會,而且要製造環境給他,讓他多元化學習,將他潛藏的能力開發出來。這幾年來,看到文貴在音樂方面的傑出表現,讓我們相信,只要給他一個適當的環境,他還可以再開展、發揮。我們期待,他的音樂長才不只表現在樂器的演奏上,有一天也能夠創作音樂,以音樂來點燃生命的亮光。」

(本文選自《愛,使生命發光》一書,主角為2002年「第五屆全球華人熱愛生命獎章」得主之一,作者為「第三屆全球華人熱愛生命文學創作獎」得主。感謝遠流出版公司慨允轉載。) 

所屬書籍: 
愛,使生命發光
login